種子處理廣玉蘭的果實9—10月成熟,成熟時其菁莢果開裂,露出紅色假種皮。為防止種子損失,需在其瞢莢果微裂、假種皮剛呈紅黃色時及時采收。果實采下后,放置陰處晾5~6天,促使開裂,取出具有假種皮的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天,去掉假種皮。將白凈種子拌入煤油或磷化鋅以防鼠害。若不立即播種,則需混沙層積貯藏,在貯藏期時要經(jīng)常檢查,防止種子因霉爛而失去生活力。
播種時間播種期有隨采隨播及春播兩種。隨采隨播利于發(fā)芽,不利于越冬;春播則需要妥善貯藏。
整地及播種方法苗床地要選擇肥沃疏松的沙質(zhì)土壤,深翻并滅草滅蟲,施足基肥。床面平整后,在床上開播種溝,溝深5厘米,溝寬5厘米,溝距20厘米左右,條播,將種子均勻播于溝內(nèi),覆士后稍加鎮(zhèn)壓。春播的需搭設(shè)陰棚,也可用小型繁殖床撒播。一般播種量每畝5千克左右。
苗期管理在幼苗具2~3片真葉時帶土移栽。由于苗期生長緩慢,除草、松土工作要經(jīng)常進行。5~7月間,可用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水施追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