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風雨,后世塵煙;繁華落盡,王侯長眠;是非功過,萬世流傳;時間蔓延,萬代千年;站立在太和殿,遙望整個紫禁城,似乎還能聞到幾百年前那一縷縷的茶香。
普洱茶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清代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曾經在他的回憶錄里說道:在故宮一向有著“冬喝普洱,夏飲龍井”的傳統(tǒng)。當一些王公大臣因為有功而賞賜的時候,御用的普洱茶也會出現在賞賜物品當中。而在有些特定的場合,喝普洱茶更是身份以及地位的象征。
“文華殿大學士”是清代讀書人的最高成就,而能在文華殿喝到一杯普洱茶,則是文華殿大學士的無上榮耀。從午門進入故宮,一直走到太和門,往東拐便是文華殿。這是故宮供奉孔子和存放四庫全書的地方?;实劢洺谖娜A殿請大學士們講評四書五經,每到講經結束后?;实蹠蛩J為講解最好的老師敬上一杯普洱茶,所以在清代的讀書人中流傳這樣一句話“文華殿的普洱茶,一杯頂三年。”
農歷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清代皇室慶祝春節(jié)的方式更為隆重。其中與普洱茶相關的就是在重華宮舉辦的茶宴。重華宮屬于故宮的西六宮,過去皇帝會在每年正月初二-正月初十之間選擇一天舉行茶宴。茶宴的內容就是通過喝茶,猜皇上出的謎題而獲得皇家的賞賜。其實這就是古代皇家發(fā)紅包的形式。而具體的獎勵要么是古董字畫,要么是藝術精品。隨便一樣東西頂的上大臣們數年的俸祿,這個時候大臣們的學識就變得極為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清代官員們在身居高位之后依然孜孜不倦的去學習。榮譽與財富的收獲,這是讀書人無法抗拒的誘惑。
一杯香茗,一段故事。功成名就之時沒有一杯香茗去應景,未免有點落寞。若真能穿越過去,愿品一杯文華殿之香茗,方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