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為了保護品牌域名也是差費苦心,斥巨資拿下品牌域名的不在少數(shù)。然而偏偏有那么一些人,有時因為域名價格談不攏,打起了仲裁的主意,不花一分錢就能拿到想要的域名。然而仲裁這條路,并不是人人都能行的通的。
域名cqc.com遭仲裁 原告敗訴
近日,一枚三聲母域名cqc.com遭遇仲裁。域名cqc.com注冊于1997年,是一家名為comquest的公司注冊。到了2008年comquest將部分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出售給了earthlink inc,其中包括域名cqc.com和其他域名資產。
到了2016年,一家名為clasen quality chocolate的公司想要購買此域名,打算以一萬美元左右的報價來拿下域名,他們還宣稱自己擁有cqc的商標權,希望持有人轉讓域名。
然而這一要求遭到earthlink inc的反駁,按照以往的交易來看,該域名的交易價格不會低于10萬美金,如果買家有誠意購買,可以考慮給出一個合理報價。然而clasen quality chocolate并不買賬,要對該域名提起仲裁。
在法庭上,原告clasen quality chocolate稱自己在2005年使用cqc商標,然而被告earthlink inc也表示自己并沒有惡意使用域名,并且域名并未與原告的商標掛鉤,在2016年12月之前,原告尚未獲得cqc的商標權。
最終法院認為,原告并沒有合法擁有域名的權益,并且被告情況屬實,因為判決原告敗訴,域名cqc.com依然歸earthlink inc所有。
求購不成就仲裁?此事已經(jīng)不稀奇
這是近日發(fā)生的一起域名仲裁案,然而在去年年底也發(fā)生過類似事件。
一家荷蘭新晉手表品牌rosefield(露絲菲爾)申請仲裁品牌域名rosefield.com。當時這家荷蘭手表公司向持有人brian wick購買此域名,但由于出價太低遭到拒絕,之后便要求對該域名提出仲裁。
仲裁小組判斷,域名rosefield.com雖然和rosefield公司的商標相似,但無法證明持有人brian wick存在惡意注冊和使用域名,最終申請被駁回了。
小編認為:只是因為價格問題就提出仲裁,未免顯得太小氣。即使仲裁成功,也會讓其他終端瞧不起。既然已經(jīng)想要拿回域名,必須有一顆誠心,說不定持有人就會給出一個令對方滿意的價格。買賣不成仁義在,終端想買品牌域名值得提倡,但也不能走“偏門”,不然既錯失了品牌域名,對自己的名稱也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