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葉枯?。╣uavaphomopsisleafspot)為番石榴常見病害之一,主要為害葉片。
癥狀
番石榴葉上生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病斑,初褐色,后期中央淺褐色,病健交界明顯,邊緣生有紅褐色至暗褐色壞死線,最后變?yōu)榭莅?。染病嫩葉葉尖、葉緣干枯。
病原
phomposisdestructumd.p.c.rao,agrarvaletsaksena稱壞損擬莖點霉,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器近球形至三角形,頂壁較厚,單生,單室,直徑77~180(μm),分生孢子梗分枝,產孢細胞長瓶梗型,內壁芽殖。有兩種類型分生孢子。甲型孢子梭形或長橢圓形,單胞無色,有兩個油球,大小4.5~7×1.3~2.6(μm);乙型孢子線形,直或彎,單胞無色,大小15~22×0.6~1(μm)。很可能是p.psidii的異名。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番石榴葉枯病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斑上或隨病殘體在土壤內及地表越冬,翌年遇雨及灌溉水放射出分生孢子,侵染寄主,經在株叢上不斷繁殖,積累病原,引起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病菌主要靠雨水和氣流傳播,氣溫上升至20℃以上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1)發(fā)病重的地區(qū)秋末徹底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深埋,減少初侵染源。
(2)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可滅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1:1:200倍式波爾多液等,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