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立枯?。何逶掳l(fā)病為害播種幼苗,新出土之幼苗在木質(zhì)化以前最易感染。自地表胚莖中部浸染,倒伏死亡。六、七月間苗株已達(dá)10-20厘米時在地表根頸四周腐蝕干枯是為頸腐病,雖然染病后尙能活一時期,但終將死亡。防治方法可撒布草木灰或噴波爾多液。
〔二)潛葉蛾:幼蟲潛在葉之表皮中吃食葉肉。蟲體幼小時白色,老熟后則變?yōu)榧t色,長不及1厘米,在七、八月為發(fā)生盛期。防治方法可噴射內(nèi)吸磷或硫磷。
( 三)夜蛾幼蟲: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發(fā)生,食害葉片。初齡幼蟲綠色,幷有假死習(xí)性,淸晨至夜晚為害嚴(yán)重,光線強烈時伏在葉柄不動,搖撼樹身即假死墜地。老熟幼蟲黑褐色,長8-9 厘米, 腹面棕黃色, 三對胸足,四對假足,背面有一圓環(huán),內(nèi)中有一黑點,部背面有一對突起。咀嚼口器食害嫩葉,食量很大。防治方法:
1. 人工捕捉:在初齡幼蟲期,搖晃樹身,幼蟲假死落地,收集起來深埋或燒毀。
2 ,噴射可濕性六六六加水150-180 倍或噴射乳劑加水250-400倍。結(jié)合防治潛葉蛾也可噴射內(nèi)吸磷或硫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