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之美:茶的苦、澀、甘、鮮、活

發(fā)布時間:2024-01-24
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澀、甘、鮮、活”。
苦是指茶湯入口,舌根感到類似奎寧的一種不適味道;澀是指茶湯人口有一股不適的麻舌之感;甘是指茶湯人口回味甜美;鮮是指茶湯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是指品茶時人的心理感受到舒適、美妙、有活力。
在此基礎上,審評師們對茶的滋味有鮮爽、濃烈、濃厚、濃醇、醇爽、鮮醇、醇厚、回甘、醇正等贊言。品鑒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頭,因為味蕾在舌頭的各部位分布不均,一般人的舌尖對咸味敏感,舌面對甜味敏感,舌側對酸澀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所以在品茗時應小口細品,讓茶湯在口腔內緩緩流動,使茶湯與舌頭各部分的味蕾充分接觸,以便精細而準確地判斷茶味。
古人品茶最重茶的“味外之味”。
不同的人,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文化底蘊,不同的環(huán)境和心情,可從茶中品出不同的“味”。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歷盡滄桑的文壇宗師歐陽修從茶中品出了人情如紙、世態(tài)炎涼的苦澀味;
“蒙頂露芽春味美,湖頭月館夜吟清。”仕途得意的文彥博從茶中品出了春之味;
“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雪花雨腳何足道,啜過始知真昧永。”豪氣干云、襟懷坦蕩的蘇東坡從茶中品出了君子味;
“雙鬟小婢,越顯得那人清麗。臨飲時須索先嘗。添取櫻桃味。”風流倜儻的明代文壇領袖王世貞從美人嘗過的茶湯中品出了“櫻桃味”;
“一嶺中分西與東,流泉瀉澗味甘同。”統(tǒng)治全國達60年之久的清代盛世之君乾隆皇帝認為,在他的國家里,各地泉水泡出的茶味都甘同,他從茶中品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大同之味。
茶如人生,亦有百味。蘇東坡擬人化地把茶稱為葉嘉先生并寫了《葉嘉傳》。在《葉嘉傳》中,他借皇帝之口說:“葉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氣飄然若浮云。”“吾始見嘉,未甚好焉,久味之,殊令人愛。”只有愛茶,才能成為不俗的茶道中人。茶“森然可愛不可慢,肉清骨膩和且正”。
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上一個:環(huán)儀高低溫試驗箱的變溫速率
下一個:紅掌的病蟲害防治

秦朝至西漢時期的茶文化
關于擺錘式低溫自動沖擊試驗方法
一文看懂NB-IoT與eMTC的技術比較
IC693CPU313LT發(fā)那科GE模塊
蘋果手機怎么輕點兩下截屏,蘋果11的手機如何截屏
5—硝基水楊基熒光酮分光光度法測定茶葉中微量錳
小米手機 英語怎么說,小米南瓜粥的英語怎么說
元旦香港旅游詳細攻略
win8怎樣取消開機密碼設置(win8如何取消開機密碼取消開機密碼的方法)
防爆接點壓力表外殼選用隔爆構造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