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jīng)》云:茶者,紫為上。
1985年,云南省茶葉研究所科技人員在該所200多畝栽有60多萬株云南大葉種茶樹的茶園中,發(fā)現(xiàn)一株芽、葉、莖都為紫色的茶樹,由其鮮葉加工而成的烘青綠茶,干茶色澤為紫色,湯色亦為紫色,香氣純正,滋味獨特。因該茶樹具有紫芽、紫葉、紫莖,并且所制烘青綠茶干茶和茶湯皆為紫色,特取名為“紫娟”。
據(jù)《云茶大典》中介紹,紫娟是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從云南大葉種群體品種中采用單株育種法育成。
屬無性系,小喬木型,大葉種。
在云南西雙版納、普洱、保山、臨滄、德宏、大理、文山等州(市)有種植。
其外形樹姿半開展,分枝部位較高,葉片呈上斜狀生長。嫩梢的芽、葉、莖都為紫色。育芽力強,發(fā)芽密度中等,春茶萌發(fā)期在2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一芽三葉的盛產(chǎn)期。
采用紫娟茶樹鮮葉加工的烘青綠茶和曬青綠茶,具有茶條緊細,色澤紫黑色,香氣特殊,湯色紫紅色,滋味醇厚,葉底呈靛青色。具有云南大葉群體品種茶的降血壓效果。(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 《云茶大典》)
很多人分不清紫娟和紫芽:紫娟芽、葉、莖都是紫色,外形色澤紫黑,茶湯紫色,滋味醇厚香氣特殊;紫芽干茶色澤稍與紫娟相似,但沖泡后,茶湯,葉底為黃綠色,香氣與一般的曬青毛茶一樣,并無紫娟特殊的香氣。
紫芽與紫娟最明顯的區(qū)別是:前者是天然的,后者是人工行為的改良品種。
更多詳情,請查閱《云茶大典》(新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