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彈子性耐低溫,但活動需積溫高,每年生長適宜期在4—11月,溫度在28—33。c的范圍。金彈子生長緩慢,成型以后易于保持樹形比例,不亂形。造型培育期需水分肥料充足,長勢才快。造型培育期水肥充足長勢強健葉片會過大,定型進入觀賞期,控制水份可縮小樹葉,而全樹摘葉能促發(fā)小葉,翻盆時疏剪根系更能塑造小葉。
播種繁殖
陰歷正月十五后,摘下已成熟果實,取其種子淘洗干凈晾干,四月上旬用30℃左右熱水泡48小時后撈起放在能漏水的容器中蓋上雙層紗布,象長豆芽一樣,每天向種子澆一次清水,直到種子開口發(fā)芽,然后把它播種到準備好的苗床上。經(jīng)過常規(guī)管理,三年后即可用播種苗制作小盆景。
用雌株枝條扦插
不論是當年新枝,還是老枝都能插活。插活的關(guān)鍵是注意季節(jié),即每年的四月中旬。其次要保證插床環(huán)境潮濕和插枝的新鮮,有條件可把插床放在全日照地方,白天給插床噴霧,晚上停止。沒有條件都可把插床放在敞亮、通風、半陰半陽處,每天用噴霧器噴霧四次可保證金彈子扦插技的成活在。用扦插枝做小盆景三年后就可掛果。
山野挖取老樁
從頭來的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即可。在保護好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前提下,專業(yè)人員可有計劃的上山采挖。下山老樁先放在清水泡兩個小時,然后用沙土深埋樁頭的1/2左右,澆透定根水,以后只要保持環(huán)境的潮濕,當年枝條可長到一米,次年三月可挖起上盆、修剪、造型,三到四年就能成為一盆基本成型的樹樁盆景。
常規(guī)養(yǎng)護管理
金彈子的造型可用金屬絲給主干和主枝定型。以后管理的以修剪為主吊扎為輔。上盆可用河砂、腐葉土、黃土4:4:2的比例配制,栽好后澆一次透水,放在陰涼處養(yǎng)護半月,即可正常管理,待新芽發(fā)出后,每月澆一次腐熟肥液,肥液和水的比例是1----10,做到春秋多施肥,夏天少施肥,冬天不施肥。澆水要做到盆土偏濕,夏天每晚都要澆透水。春秋和冬天,視盆土不干不澆,澆必澆透。
掛果培養(yǎng)
因為金彈子是雌雄異株,所以在金彈子開花期間,要盡量做到雌株旁邊有雄株開花,以便自然傳粉,提高掛果率。如果雌株旁邊沒有雄株開花,可進行人工授粉。當雌株花落時果子已掛在花蒂上,此時可隔半月共噴兩次1:800磷酸二氫鉀以提高座果率。陰歷九月可同樣噴兩次1:600尿素水,這樣能使果子大而有光澤。按此方法栽培管理的金彈子,從頭來的十月到次年的二月枝繁葉茂,紅果滿枝,能給人一種豐收、喜悅、祥和美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