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sd由什么硬件構成ram dsk又是神馬 問題補充很多電腦參數2,固態(tài)硬盤由哪幾部分組成3,速睿ssd固態(tài)硬盤的內部構造解析4,硬盤的內部結構5,硬盤的內部構造1,ssd由什么硬件構成ram dsk又是神馬 問題補充很多電腦參數
ssd是固態(tài)硬盤,就是硬盤的一種,是以半導體存儲,與以往磁盤存儲介質不同。速度更快,無噪音。更輕。ramdisk是虛擬磁盤,是把內存空間模擬成磁盤,這樣就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更好的利用資源,屬于雞肋,沒啥大用ssd全稱solid state drive,利用flash芯片或dram芯片作為數據永久存儲。利用dram作為永久存儲介質的ssd,又稱為ram- dsk,使用sdram內存條來存儲數據?;趂lash介質的ssd更為常見,采用“浮動門場效應晶體管”來保存數據,每個晶體管為一個”cell”, cell有兩種:slc和mlc。希望能幫到你!
2,固態(tài)硬盤由哪幾部分組成
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tài)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固態(tài)硬盤:固態(tài)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制成的硬盤固態(tài)硬盤的內部構造十分簡單,主體其實就是一塊pcb板,由控制芯片、緩存芯片和用于存儲數據的閃存芯片組成。有控制單元和固態(tài)存儲單元(dram、flash)組成1. 電源:將5v電源轉換成工作所需要的3.3v和1.8v電壓2. 主控:將sata信號轉換為存儲器芯片的數據、地址和控制信號等。3. 存儲器:由多顆flash閃存芯片組成,起存儲數據作用。4. 附屬電路:如濾波、led燈指示。
3,速睿ssd固態(tài)硬盤的內部構造解析
首先速睿ssd沒聽過,我估計你問的是睿速t9。紐曼的是固態(tài)移動硬盤。pcb正面與反面紅色框那一顆是主控有散熱貼輔助散熱。標準的2.5英寸pcb板設計,正面布置了6顆閃存芯片、1顆主控芯片,背部布置兩顆閃存芯片及1顆緩存芯片。主控是 marvell 88ss9187主控的特點這里就不再詳細贅述了,這是一款非常成熟的ssd主控解決方案,也經受住了高端市場的考驗。它主要是加入了對數據冗余的支持;在每通道支持4ce的基礎上通過外部硬件編碼可以擴充到16ce;提高了ecc糾錯能力;最高支持1gb的緩存。綠色框的是閃存,來自東芝19nm emlc閃存,這是t9一大賣點之一。我們知道m(xù)lc閃存一般擦寫在3000-5000次,而官方稱企業(yè)級emlc閃存擦寫壽命高達10000次,穩(wěn)定性可靠性更出色?!【彺娣矫妫捎玫氖呛Aκ烤彺?,容量為256mb。而256/512gb以及1tb分別采用512mb、768mb、1gb容量的緩存顆粒。一片ssd主要的就是這三個加pcb板構成
4,硬盤的內部結構
硬盤的主要構件包括馬達、盤片、磁頭和控制系統(tǒng)等等。其中,盤片和磁頭是硬盤最為核心的部件,它們負擔著數據的存儲以及讀取和寫入的重任。 我們俗稱的“玻璃盤片”或者“鋁盤片”僅僅指的是盤片基體材料,盤片的結構其實并不簡單。為了能夠記錄大量的信息,并且快速準確地被磁頭讀取和寫入,需要先進的磁記錄物質和輔助涂層。一張硬盤盤片的單面由多個不同的層復合而成,最上層是有機氟高分子材料組成的潤滑層,保證磁頭更加平穩(wěn)地運行;接下來是由堅硬的碳材料構成的保護層,保護數據層不受物理損壞。再下面的磁記錄層呈三明治結構,在兩層鈷-鉑-鉻-硼磁記錄介質層(反鐵磁性耦合介質,afc)中間夾有厚度僅有0.6nm的金屬釕層(仙女之塵技術)。磁記錄層之下還有鉻底層,然后才是盤片基體材料。 硬盤存儲密度的飛速發(fā)展離不開磁頭技術的配合。磁頭技術也經歷了多次革命,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存儲需要,磁疇的尺寸越來越小,因此磁頭的尺寸也變得越來越小,但同時效率卻越來越高。從老式的錳鐵磁體磁頭到磁阻磁頭,目前大量使用的巨磁阻磁頭也已歷經數代,未來還將出現(xiàn)隧道磁阻磁頭和電流垂直平面磁頭等更加先進的磁頭。硬盤是一個貴重的高度精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由頭盤組件hda(head disk assembly)和印刷電路板組件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兩大部分構成。其中有盤體、主軸電機、尋道電機、讀寫磁頭及控制電路,再加上外部的機殼與機架就組成了整個硬盤驅動器。頭盤組件采用全封閉結構,包括主軸、盤片、磁頭臂、搖臂等。馬達采用直接耦合無電刷式,且與主軸做在一起,主軸上直接裝配盤片,省去了傳統(tǒng)的一套復雜的傳動機構。磁頭采用接觸式啟停,系統(tǒng)不工作時,磁頭接觸在磁盤表面的特定區(qū)域。機器在盤面上高了著陸區(qū),磁頭不工作時停在著陸區(qū),而不接觸數據區(qū),減少了數據破壞的可能性。 硬盤的盤體由多個盤片組成,這些盤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合中,它們在主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鐘轉速達4500、5400甚至7200以上。硬盤是一個貴重的高度精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由頭盤組件hda(head disk assembly)和印刷電路板組件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兩大部分構成。其中有盤體、主軸電機、尋道電機、讀寫磁頭及控制電路,再加上外部的機殼與機架就組成了整個硬盤驅動器。頭盤組件采用全封閉結構,包括主軸、盤片、磁頭臂、搖臂等。馬達采用直接耦合無電刷式,且與主軸做在一起,主軸上直接裝配盤片,省去了傳統(tǒng)的一套復雜的傳動機構。磁頭采用接觸式啟停,系統(tǒng)不工作時,磁頭接觸在磁盤表面的特定區(qū)域。機器在盤面上高了著陸區(qū),磁頭不工作時停在著陸區(qū),而不接觸數據區(qū),減少了數據破壞的可能性。 硬盤的盤體由多個盤片組成,這些盤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合中,它們在主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鐘轉速達4500、5400甚至7200以上。
5,硬盤的內部構造
是由磁道 (tracks)、扇區(qū)(sectors)、柱面 (cylinders)和磁頭(heads)組成的。
數據在扇區(qū)上,磁頭負責寫入數據!硬盤的內部構造
http://tech.sina.com.cn/c/2002-05-16/13266.html
硬盤的工作原理
概括地說,硬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極性來記錄數據。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將磁粒子的不同極性轉換成不同的電脈沖信號,再利用數據轉換器將這些原始信號變成電腦可以使用的數據,寫的操作正好與此相反。另外,硬盤中還有一個存儲緩沖區(qū),這是為了協(xié)調硬盤與主機在數據處理速度上的差異而設的。由于硬盤的結構比軟盤復雜得多,所以它的格式化工作也比軟盤要復雜,分為低級格式化,硬盤分區(qū),高級格式化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統(tǒng)。
硬盤驅動器加電正常工作后,利用控制電路中的單片機初始化模塊進行初始化工作,此時磁頭置于盤片中心位置,初始化完成后主軸電機將啟動并以高速旋轉,裝載磁頭的小車機構移動,將浮動磁頭置于盤片表面的00道,處于等待指令的啟動狀態(tài)。當接口電路接收到微機系統(tǒng)傳來的指令信號,通過前置放大控制電路,驅動音圈電機發(fā)出磁信號,根據感應阻值變化的磁頭對盤片數據信息進行正確定位,并將接收后的數據信息解碼,通過放大控制電路傳輸到接口電路,反饋給主機系統(tǒng)完成指令操作。結束硬盤操作的斷電狀態(tài),在反力矩彈簧的作用下浮動磁頭駐留到盤面中心。
常見的家用普通硬盤轉速為5400和7200
硬盤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盤盤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盤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盤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盤的速度。硬盤的轉速越快,硬盤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盤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盤轉速以每分鐘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鐘。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盤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盤大致分為,磁盤 media,讀寫頭 read write head,馬達spindle motor & voice coil motor,底座base,電路板pcba等幾大項,組合而成。
media的基板是金屬或玻璃材質制成,為達到高密度高穩(wěn)定的質量,基板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不可有任何暇疵,然后再將磁粉coating 濺渡到基板表面上,最后再涂上保護潤滑層。此處有2項高科技,一為,如何制造出不含雜質極細微的磁粉 二為,如何將磁粉均勻的coating上去
以3.5” media計算,其內徑為25mm,需扣掉最外及最內圈不保存data的部分,實際只剩20mm,如換算成60gb media以bit為單位(1個bit記錄0或1,8bit只可記錄一個a,b,c…事實上不是以bit為單位,在此為求簡單易懂,固以bit形容)
硬盤正面
硬盤正面的面板我們稱之為固定面板,它與底板結合成一個密封的整體。
由于硬盤內部完全密封,并不是有人說的“真空”,只是內部無塵而已,所以為了保證硬盤內部組件的穩(wěn)定運行,固定面板上有一個帶有過濾器的小小透氣孔,該氣孔主要使硬盤內部氣壓與大氣氣壓保持一致,這是讓磁盤盤片和磁頭在硬盤內部穩(wěn)定工作的關鍵因素。
硬盤接口
硬盤的外部接口包括電源線接口和數據線接口兩部分,其中電源線接口與主機電源相連接,為硬盤正常工作提供電力保證。數據線接口則是硬盤與主板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交換的通道,常見的數據線接口有ata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三類。
硬盤的背面
硬盤的背面主要有控制電路板、接口及其它附件。
硬盤的控制電路板幾乎都是采用貼片式焊接,它包括主軸調速電路、磁頭驅動與伺服定位電路、讀寫電路、控制與接口電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