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酸棗育苗是12月份將酸棗核用濕沙層積處理,來年3~4月份待硬殼軟化,酸棗仁發(fā)芽時才能播種育苗。該種方法育苗存在以下缺點:①酸棗核必須經過沙藏處理。②沙藏濕度不易掌握,水分過大易發(fā)生霉爛,濕度小不發(fā)芽。③層積發(fā)芽不整齊,發(fā)芽后須立即播種,與當時土壤墑情、氣候條件不一定相適應。④受時間限制,元旦以后購買酸棗核就錯過層積時間,不能育苗。
用酸棗仁育苗事半功倍。其技術要點是:酸棗仁每667平方米播量一般1~1.5千克。播期一般為4月上旬,播前整好地,施足肥、造好墑。寬窄行播種,寬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40厘米,播種深度1~2厘米,用麩子拌藥后撒在播種溝內覆土,再用1500倍乙草胺噴灑后覆蓋地膜,該種方法育苗每667平方米可出砧苗一萬株以上,比酸棗核育苗方便、省工、出苗整齊、經濟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