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崴村位于北緯230°7′,東經(jīng)99°56′,海拔1974米。過渡型大茶樹海拔1940米。邦崴村位于瀾滄縣富東鄉(xiāng),地處富東鄉(xiāng)西邊,距富東鄉(xiāng)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縣城142公里。東與黃藤村相聯(lián),南與上允鎮(zhèn)相聯(lián),西與上允鎮(zhèn)相聯(lián),北與上允鎮(zhèn)相聯(lián)。
邦崴地處瀾滄江以南的崇山峻嶺,為瀾滄“五山六水”的扎發(fā)谷山脈分支之一,是瀾滄江畔很早就人工種植茶的古老原始沃土。特別是這里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海拔高度、雨量和溫濕度構(gòu)成了特別的生存環(huán)境,孕育了眾多的古山茶科植物,最終演化為野生古茶樹群落和過渡型、馴化栽培型古茶樹群落。這些茶科屬植物群體的存在,充分論證了瀾滄江中下流域是古茶樹起源的中心地帶的論說,其中邦崴千年過渡型古茶樹王的驚現(xiàn)和專家的科學(xué)論證,對野生古茶樹馴化為栽培型古茶提供了理論和實物直接證據(jù)。到目前為止,在邦崴古茶山有純野生古茶樹,有野生型與栽培型間的過渡型古茶樹,有上千百年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
1997年4月8日郵電部發(fā)行(茶)郵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樹》就是邦崴過渡型古茶樹。
2009年邦崴過渡大茶樹上采得的8公斤鮮葉進行拍賣,拍出64萬元的高價,制成干茶約合32萬元一公斤。
邦崴古樹茶的特點是:條索肥壯,色較黑亮,層次分明;干茶香突出,融于茶湯,透出花香;茶湯入口濃厚飽滿,剛烈之余又顯油滑甘甜;山野氣韻較強,杯底留香,耐泡,口感轉(zhuǎn)化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