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喝茶,茶給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用水泡著喝茶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專門準備一整套茶具泡茶喝,很多人都是直接抓一把茶葉放入保溫杯中,沖上開水,靜待幾分鐘然后就開始飲用了。用這種方式喝茶,難免會喝到漂浮在水面的茶葉,那是吐掉還是吃下去?茶葉究竟能不能吃?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有吃茶葉的習慣了。在古代,喝茶就是叫做吃茶。最早的時候,茶是作為藥物,用咀嚼的方式進行食用的,可解毒,去口臭,消除疲勞。
關(guān)于茶的最早記載,是在《晏子春秋》中:“晏嬰濕茗為常。”可見當時茗是作為食物食用的,而不是作為飲品飲用。我們偉大的領(lǐng)袖——毛主席在喝茶的時候,也喜歡把杯中剩下的葉底吃光。
據(jù)科學研究,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是有些是難以溶于水的,例如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溶脂性營養(yǎng)物質(zhì),以及其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等等,還有部分維生素只能浸泡出少量到茶湯中,所以,泡完茶的葉底,依然具有營養(yǎng)價值。我們在喝完茶湯后,可以取幾片葉底嚼一嚼,這樣就能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了。
中國還存在很多以茶為輔佐的料理。
茶葉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我國特色小吃,也是傳統(tǒng)食物之一,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做法簡單,攜帶方便。在街頭巷尾、學校門口、車站、旅游區(qū)等行人較多的地方,都會看見有小鍋在現(xiàn)煮現(xiàn)賣,物美價廉,既可以當零食,又可以做餐點。
除了茶葉蛋,還有龍井蝦仁、茶葉蝦、茶香雞翅、茶香牛肉、綠茶餅等等美食。由此可見,茶葉是可以吃的。
很多茶客在喝茶的時候,若不小心把茶葉喝到嘴里,是不會吐掉的,而是會把它嚼碎,吞入腹中,一次性把茶的滋味品嘗的一滴不剩。也有的人會直接吃茶葉干,據(jù)說吃起來有種吃方便面的感覺,又脆又香,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也可以試一試。
一些剛剛做好的新鮮綠茶,比較嫩,可以直接放進嘴里嚼一嚼,感受純粹的茶香,至于其他茶類,盡量就不要直接食用了。同時需要注意,千萬不要食用隔夜茶或久放變質(zhì)的茶葉。
雖然吃茶有很多好處,但再好的東西也需要適量。茶葉中也有很多不利于人體健康的物質(zhì),例如咖啡堿、粗老葉片中的氟等等。此外,現(xiàn)在的農(nóng)藥,大多都是溶脂性的,茶湯中農(nóng)藥殘留微乎其微,但是茶渣中就不可估量了,除了農(nóng)藥還有重金屬等污染。
最近幾年,有一種“阿拉伯茶”流入了中國。
阿拉伯茶,產(chǎn)自非洲,學名叫“恰特草”,也被稱為“巧茶”。新鮮的時候看上去和莧菜很像,可以直接食用;曬干后外形酷似茶葉,可生吃或磨粉沖服。
阿拉伯人出了名的愛喝茶,但是這款“阿拉伯茶”其實并不是茶葉,而是一種新型毒品。食用初時可以使人感到思維清晰、精力充沛;藥力退卻之后,就會感到沮喪,邏輯混亂,什么也不想做。長期服用后的效果和海洛因相差無幾,1克“阿拉伯茶”相當于0.0005克海洛因,毒效驚人且成癮性大。
總的來說,吃茶有好有壞,一定要注意看茶葉原料來源是否安全。同時,一定要警惕這種“阿拉伯茶”,千萬不能被其低廉的價格和類似茶葉的外表所迷惑,吃了不僅上身,還違法。各位茶友千萬要注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