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安徽省旌德地區(qū)營造的杉木林,現(xiàn)已多數(shù)進入成熟采伐期,為了適應新的歷史時期林業(yè)發(fā)展形式,增加林農經(jīng)濟收入,選用何種樹種對跡地進行更新,以營造高效速生豐產(chǎn)林,是林業(yè)工作者首要考慮的課題。馬褂木作為跡地更新樹種,經(jīng)與楓香、光皮樺、南酸棗造林對比分析,首選高效速生豐產(chǎn)樹種,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自然地理狀況
該地區(qū)平均海撥600米,基巖為片巖,土壤為厚層中壤質山地黃紅壤,表土ph值5.5~6.5。植被屬常綠闊葉林區(qū)系,多為柃木、尖尾茶等,單本植物以蕨類、菅草、白茅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最高月均溫度27.3℃,最低月均溫度2.8℃;極端最高氣溫39℃,極端最低氣溫-7℃。年降水量1522.7毫米,年蒸發(fā)量1257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0%。冬季常為東北風向,干燥寒冷;夏季常為西南風向,潮濕涼爽,平均風速每秒2.4米。早霜期11月中旬,全年無霜期230天左右。
二、生物學特性
馬褂木又名鵝掌楸,為木蘭科鵝掌楸屬植物。雜交馬褂木,喬木,高60米。樹皮平滑,小枝褐色或紫褐色。葉片馬褂狀,長7~12厘米,寬與長相等,先端截形或微凹,每邊有1~2淺裂,幼葉下面密生白粉,淡綠色,葉柄細,長5~8厘米?;▎紊敚嗥褷钆樞?,黃色,近基部處有橙黃色的寬邊。聚合果,長6~8厘米,具翅的小堅果先端尖或突尖?;ㄆ?~5月,果期10月。
馬褂木干直挺拔,冠型端正,直立如塔;葉形奇特,形似馬褂,花如金盞,氣味清香,古雅別致,枝葉繁茂,綠蔭如蓋,秋葉金黃,為稀有珍貴樹種之一??勾髿馕廴?,對so2有較強的抗性。樹形高大,樹干直,出材率高,材質好,生長快,木材紋理直,質軟而較輕,結構細密,不變形,可用做家具、膠合板和優(yōu)質紙漿材。目前,馬褂木的木材市場需求驟增,價格昂貴。 其葉、根、皮均可入藥,具有祛風、除濕、強筋骨的作用。
三、整地造林
先對林地進行砍灌,然后進行清理,所有雜灌枯枝全部清理堆成攔土水保帶,帶寬1.5~2米,帶距15米。林地清理后,在帶間挖大穴60厘米×50厘米×40厘米,穴距2米×2米,密度每公頃167穴,以“品”字型分布。穴內施復合肥每穴200克,復入表土后再進行人工植苗。苗木等級均為1級,苗高60厘米以上,地徑0.5厘米以上。苗木定植后,堆土攏堆,修成外高內低的水保平臺。
四、撫育措施
1.全面砍灌擴穴。一年2次,第1次5月中旬,第2次8月下旬,所以雜灌雜草全部砍除,要求砍樁不高于15厘米,擴穴要求60厘米×60厘米×10厘米,擴穴后再培土攏堆,復蓋雜草作綠肥。
2.施肥。一年1次,每年8月下旬,結合砍草擴穴一并施工,擴穴后在植苗基部上側約15厘米左右處挖一小穴,施入復合肥每穴100克。
五、生長情況及結果分析
1.生長情況。經(jīng)2008年11月每木檢尺調查,各樹種生長情況如下:馬褂木平均高4.5米、平均胸徑4厘米(最高6米,最大胸徑5厘米),干形通直,側枝稀少。
2.結果分析。根據(jù)調查結果及參閱歷年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馬褂木以山洼地、下坡生長良好,山脊生長不良。高生長與胸徑生長均比較快。盡管馬褂木生長受立地條件影響,但經(jīng)過綜合分析,依然是首選的速生豐產(chǎn)高效樹種,但初植密度不宜過大,根據(jù)大徑馬褂木分布情況分析,應以每公頃90~100株為宜。
測試結果表明,蔡家橋林場建立的30余畝馬褂木示范林,在林地條件選擇、造林密度控制、撫育管理等全過程的技術措施應用合理,各樹種配套組合效應顯著,生長狀況良好,為生產(chǎn)上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了豐產(chǎn)高效的栽培模式。
3.市場前景。不論從觀賞性,還是從用途方面,都屬上等樹種。大面積種植,可有效解決我國木材資源緊缺的矛盾,而且能美化城市,生產(chǎn)用材也可取得可觀經(jīng)濟效益,對優(yōu)化農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并為林農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優(yōu)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