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qū)果園雜草主要分為早春型、晚春型和多年生型3種 類型。早春型以1年生單子葉雜草為主,4月下旬開始發(fā)芽,如 馬唐、牛筋草、狗尾草、早熟禾籌;晚春型以1年生雙子葉雜草 為主,6月中旬開始發(fā)生,如馬齒莧、藜、車前草等;多年生雜 草主要有白茅、狗牙根、刺兒菜、田旋花等。應(yīng)用的除草劑大致 分為兩大類:土壤處理劑和莖葉處理劑。 土壤處理劑主要防除早春型和晚春型雜草,有取代脲類的滅 草隆、綠谷隆和均三氮苯類的阿特拉津、撲草凈。 莖葉處理劑主要防除多年生雜草,主要以百草枯、草甘膦為主,都是葉面處理的內(nèi)吸性水溶性除草劑,通過葉片吸收,隨同化作用流向雜草全株,積累于根部,產(chǎn)生藥害,能把雜草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全部殺死。用藥量視雜草種類組成、雜草生長高度和密度而定,一般每667平方米用20%百草枯水劑1.5千克、40%草甘膦水劑2千克。該類除草劑在雜草莖葉上黏著性很差,使用時(shí)應(yīng)加表面活性劑如洗衣粉(約為藥液重量的0.3%~0.5%)。在雜草15厘米以下時(shí),每667平方米用40%草甘膦水劑1.5千克+20%滅草隆可濕性粉劑0.3千克,20%克無蹤水劑300毫升+50%阿特拉津可濕性粉劑0.4千克混用,除草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