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人的茶山“檔案館”:老曼峨

發(fā)布時間:2024-01-12
圖為:南茗佳人茶品“長歌”
在探訪布朗山的幾個著名茶寨——老班章、新班章、班盆、老曼峨、賀開的三四天時間里,我突然對老曼峨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這也許源于那里正在擴建的金碧輝煌的緬寺、新新舊舊的干欄式建筑、高低起伏的迷宮式街巷……更源于村寨四周一棵棵一片片魔幻般的古老茶樹,我當時雖然說不出那里究竟散發(fā)或飄逸著什么氣息,但我的心靈從此被征服了,長時間頓足在那里,不想離去。
在中國古代的很多典籍里,都記載著布朗族的祖先是“濮人”,他們在與大自然親密相處的日子里,發(fā)現(xiàn)了原始森林里的茶樹,發(fā)現(xiàn)了茶樹上那些葉片的神奇功效,于是把那些野性十足的茶樹移植到村寨周圍,讓它們年年生長出鮮嫩的葉子,又讓那些葉子在主人的雙手、水火、空氣和太陽的溫度作用下,適時變成一種飲料,變成他們生命和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云南從此有了上千年的種茶史,布朗人也因此成為一個種茶的民族。
現(xiàn)在,云南茶山上年年祭拜的“茶祖”,就是一位名叫帕艾冷的布朗人先祖。而在云南20多個有布朗族聚居的縣份中,只要有布朗族村寨出現(xiàn)的地方,周圍就會有大片大片的古茶樹林存在,這種現(xiàn)象被稱之為“濮人種茶”。
那一天,我們從新班章駕車10余公里,風塵仆仆地來到老曼峨。我從車窗望出去,那個古老的村寨與其他村寨不同,不是棲息在半山腰上,而是蝸居在一個四面是山的不太規(guī)整的小盆地里,其中有一條小河從村寨的邊上緩緩地流向東方。這條小河被當?shù)厝朔Q之為“翁崗崗河”,四面的山分別被稱為“拱拱山”“寨栓山”“依么依么山”和“各楞達帕山”。我無法破讀這些山名的含義,但它們卻讓我想象力大為活躍,讓我浮想聯(lián)翩。這個地處布朗山深處的民族村寨,似乎就是一部可以觸摸的馬爾克斯筆下的《百年孤獨》。
事實上,老曼峨的歷史太神奇了,不僅是布朗山最大的布朗族村寨,而且也是布朗族最古老的村寨,它的歷史非常久遠,不是百年,而是千年。我們走進寨子,就可看見一座古老的緬寺,寺里有一塊石碑,清晰而準確地揭示了這里的歷史秘密——老曼峨建于傣歷元年,也就是公元639年,那時正值大唐貞觀年間,至今已有1370多年的歷史了。緬寺規(guī)模較大,金色耀眼,遺世獨立,供養(yǎng)著32位僧人,其中最年長的僧人已過90歲。這在整個西雙版納地區(qū)是絕無僅有的,影響頗大。寨子里還有一口千年老井,在我看到它的那一瞬間,午后的陽光讓它顯現(xiàn)出迷人的顏色,那是時間贈與它的最珍貴影像。當時,幾個布朗族工匠正在修補老井的石欄桿和地板,他們虔誠的勞動姿態(tài)和面部表情與這口古井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神秘關(guān)系,雖然難以用語言表達,但我看到了這幅“畫”最溫暖、最樸實、最感人的部分。也可以說,井的歷史就是人的歷史,人一生的知識,說起來很奇怪,那不過是一腦子關(guān)于井的記憶。
這些歷史事實和景象在勐海乃至整個西雙版納地區(qū),都是無其左右并讓布朗人引以為豪的。因此,老曼峨也被人們視為布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遙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布朗人的祖先最初從楚國西南部沿長江而上,進入金沙江流域,最終遷徙至云貴高原,成為云南最早的土著居民之一。當布朗人來到云南南部的山川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在這里安營扎寨,開山種茶,從游牧文明過渡到了農(nóng)耕文明,又在多年之后,繼續(xù)向四處拓展生存空間。布朗人所到之處就把茶種帶到那里,在村寨四周種下。有了茶園就有了祛病解毒的良藥,就有了進一步生存發(fā)展的條件——人丁興旺了,就選舉頭人,建立政權(quán),興建廟宇,過上了有組織、有信仰的社會生活。在現(xiàn)在的布朗山上,仍有栽培型古茶園9500多畝,成片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壩卡竜和勐昂村一帶,成為“濮人茶園”的歷史見證。這些古茶樹分布在茂密的森林里,而且都是普洱大葉茶種,它們被茶界統(tǒng)稱為普遍意義上的“班章茶”,其共性是茶味“霸氣”“厚重”“苦澀”,不同之處是它們在回甘生津、入口即“化”的時候,“化”的速度上略有差距,即老班章最快、新班章次之、老曼峨稍慢,且茶味偏苦,但在品飲一兩分鐘之后,將會獲得一股較有力的回應(yīng),頓時感到喉嚨甘甜清涼。許多茶商正是看上了這種苦茶的優(yōu)勢,把老曼峨的毛茶與其他地方的毛茶進行拼配,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口感和滋味更加豐富的普洱茶。
當然,老曼峨不僅有苦茶,還有甜茶,尤其有一種樹齡在300年以上的“純古樹茶”,其茶味、茶氣和喉韻的品位非同一般,讓人一飲難忘。
據(jù)調(diào)查,布朗山眾多村寨的古茶樹都來源于老曼峨,因各種原因從這里遷居而出的包括新曼峨在內(nèi)的許多布朗族村寨,都從這里帶去了茶種,甚至把這一帶森林里無人認養(yǎng)的古茶樹,直接移栽到新的村寨周圍?,F(xiàn)在,在老曼峨四周,海拔1300多米的山上,依然較好地保留著15片古茶園,共3205畝。這些古茶樹,高高矮矮,粗粗細細,彎彎扭扭;有的老態(tài)龍鐘,虬枝突兀,千姿百態(tài);有的樹皮斑斕,樹蓋如傘,野趣橫生。但它們最顯著的特點卻是,下層的葉片碩大,葉脈凸現(xiàn),葉子的長度常常超過了我們的手掌,充分顯示出了大葉種茶樹應(yīng)有的霸氣。這些古茶樹既有唐宋時期的古茶樹遺存,也有元明清三代的古茶樹。它們大抵依山就勢地排列著,頑強地生長著,似乎完整地保存著布朗山種茶的歷史檔案,也似乎記錄了布朗人一千多年來的生存發(fā)展史。
其實,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都是自然村,從行政區(qū)劃上都隸屬于勐??h布朗山鄉(xiāng)班章村委會。其中,新班章是村委會所在地,是在上世紀70年代從老班章遷移出去而新建的村寨。新班章離老班章10余公里,老班章離老曼峨也是10余公里。據(jù)考證,老班章的村民不是哈尼族,而是布朗族,當哈尼人遷徙到這一帶的時候,曾向布朗人“租借”了一個寨址,所以現(xiàn)在的老班章、新班章依然擁有大量的古茶樹,大約3000多畝,主要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圍和從老班章通往新班章的古道兩旁。這些古茶樹因其特殊的茶性和品質(zhì),已成為普洱茶王國中的“王者”。
在談到老班章與老曼峨之間的茶緣關(guān)系時,當?shù)夭枞讼蛭抑v述了這樣一個美好動聽的故事——現(xiàn)今的老班章哈尼人對布朗人依然感激不盡,每年都象征性地向老曼峨“敬獻”一些牛肉、瓜果之類,以示不忘古代布朗人的種茶之恩。
現(xiàn)實時光中的老曼峨已不再封閉和“孤獨”,全村191戶800多人,他們依賴于祖先們遺存下來的珍貴古茶樹遺產(chǎn),繼續(xù)拓荒種茶,男女老少都是種茶采茶的高手,家家戶戶都在制茶賣茶,整個村寨每年賣茶的收入約5000多萬元,平均每戶15萬元至20多萬元。富裕起來的布朗人,開始重建自己的住房,修整街道,擴建緬寺,過上了十年前不敢想象的美好生活。
有學(xué)者認為,老曼峨是西雙版納地區(qū)最值得考察的古茶樹園,如果研究云南茶歷史和茶文化的人,不到老曼峨調(diào)查就感受不到“濮人種茶”的歷史氣息,就難以找到通向普洱茶時光深處的歷史隧道。
作者簡介:楊楊,作家,已出版《雕天下》《通海大地震真相》《昆明往事》等20余部文學(xué)著作。2011年曾在《南方周末》開設(shè)專欄。
上一個:手機上網(wǎng)慢怎么回事,手機上網(wǎng)速度有點慢是怎么回事
下一個:怎么喝茶才能算是健康養(yǎng)生茶呢?

九轉(zhuǎn)古神決(九轉(zhuǎn)道經(jīng)萬古金身)
小米電視背光強度應(yīng)該是多少(小米電視背光亮度調(diào)多少合適)
安卓手機手柄模擬器(安卓 模擬手柄)
電機絕緣等級與溫度的關(guān)系
普洱茶揉捻工藝有哪些講究?
銷售進口原裝德國kendrion電磁鐵
巖棉板保溫系統(tǒng)抗風荷載設(shè)計
免費配音軟件推薦(免費使用的配音軟件)
i5主機報價(配臺i5的主機多少錢)
筆記本如何將桌面圖標變小(筆記本怎么將桌面圖標變小)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