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棗也稱龍須棗、龍棗、龍游棗、拐棗,因枝條扭曲盤旋,形似龍爪而得名,是棗樹家族中一個枝形奇特的觀賞品種。其樹形優(yōu)美,夏季綠葉婆娑,秋季紅果靚麗,特別是冬季落葉后扭曲的枝條猶如群龍飛舞,在各種觀賞花木中獨樹一幟。龍爪棗可種植于公園、廣場、庭院或居民小區(qū),也可盆栽觀賞或制作盆景,還可取其蒼勁之勢,做為插花、花藝的輔助材料。
龍爪棗為鼠李科棗屬落葉灌木,其植株矮小,主干灰色,老皮縱裂,嫩枝青綠色,木質(zhì)化后轉(zhuǎn)為黃棕色,以后逐漸呈紫紅色,有灰色針狀小刺,在芽結(jié)處易形成疙瘩,主干、枝條均扭曲生長,甚至葉柄、葉片也扭曲生長。果實較小,呈圓柱形,稍彎曲,果面也高低不平,呈扭曲狀,果皮厚,9月下旬成熟后為紅色,但品質(zhì)不佳,不宜食用,開花、座果率也差。
龍爪棗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耐寒冷,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更好。宜栽種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盆栽植株也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yǎng)護,如果光照不足,會影響植株發(fā)育,使枝條徒長。龍爪棗枝干自然彎曲扭轉(zhuǎn),可對其進行整形,在秋季落葉后疏除過密枝、瘦弱枝、病蟲枝以及其他影響樹形的枝條,使其分布合理,枝條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植株內(nèi)部的通風透光,達到樹形美觀的目的。夏季注意摘心、抹芽、疏枝,以保持樹形的優(yōu)美。
龍爪棗的繁殖以嫁接為主。砧木可用酸棗的實生苗或其他棗樹品種的分株苗、根蘗苗,在春季選擇一年生的發(fā)育充實的“棗頭一次枝”作接穗,以劈接、切接的方法進行嫁接,也可在開花期進行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