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最能形容宮廷普洱的發(fā)展軌跡,曾經(jīng)作為皇家貢茶的宮廷普洱,今已經(jīng)成為尋常百姓家的???。
對于不是很了解普洱茶的茶友而言,聽說普洱茶還有等級劃分時會感到驚訝,普洱茶的等級劃分以芽頭多少為準,宮廷、特級、一級,直到十級。
宮廷茶在熟茶等級里排首位,等級越高,茶葉的茶毫就越多,內(nèi)含物質(zhì)也就越豐富,品質(zhì)也就越好,也才有收藏價值!
清朝時期進貢到皇宮里的普洱茶被稱為宮廷普洱茶。貢茶有一套“五選八棄”的挑選標準,而宮廷普洱茶更是萬里挑一的品質(zhì),從此普洱茶就多了一個等級:宮廷級。
什么是宮廷普洱?
宮廷普洱是熟茶中的一種,宮廷是普洱等級的標志,熟普的等級可依次分為宮廷、特級、一級、三級、五級、七級、九級七個等級。
越往后越茶箐越老,品質(zhì)越差,而宮廷普洱屬于最高等級熟普,其芽頭細小,茶芽帶有金色毫毛,色澤褐紅油潤。
宮廷普洱是普洱茶中精品,清朝道光年間,所有進貢朝廷的皇家普洱茶都是只取上好野生大葉喬木的芽尖制作。
朝廷把所有的茶芽都采摘完后,剩下的才允許民間采摘和販賣。當時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是身份的象征。
如果沒有皇族血統(tǒng),別說品嘗了,根本連聞一聞的機會都沒有,哪怕是權(quán)傾朝野的開國功勛,或是輔助太子的三朝元老,也只在立下特別功勛的時候,或功德圓滿告老還鄉(xiāng)的時候,才偶爾能在“千叟宴”上,得到皇帝賞賜的皇家普洱。
宮廷普洱為什么能得到皇家青睞?
據(jù)《本草綱目拾遺》載:“普洱茶茶味苦性刻,解油膩,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而清朝滿族祖先原是游牧出身,以食肉為主,而普洱茶獨特“刮油通泄”的功效正合適宜;
此外,宮廷普洱因原料高級,喝起來口感細膩,滋味清美,自然受到皇家青睞。
宮廷普洱在當時貴為國禮,價比黃金,即使到現(xiàn)在價格依然高,不過宮廷普洱貴也有它貴的道理。
普洱茶芽的數(shù)量遠比葉和梗的數(shù)量少,所以,宮廷普洱的原料相較要少得多;
在制作過程中,因芽頭本身沒有足夠纖維無法滿足渥堆發(fā)酵,所以不能單獨發(fā)酵,因此,真正的宮廷普洱皆是從發(fā)酵好的熟茶堆中人工分揀出來的,得來不易。
和其他級別的普洱熟茶比起來,宮廷普洱的味道可謂是熟茶里的小清新。在選擇茶品時,喜歡滋味清新、茶香濃郁的茶友,推薦選擇宮廷普洱這樣級別高、選料嫩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