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由一種真菌侵染所引起。起初在葉片上表現不規(guī)則的褐色小斑,隨后漸漸擴大。后期病部干燥,其上生有白色或粉紅色霉層.鱗莖感病后,在根部產生褐色斑,后向內擴展。貯藏時,根部開始變褐,腐敗.最后鱗莖的肉質部分干腐,
成海綿狀剝落。有的堅硬如石〔圖11)。
帶病的鱗莖再次種植時,長出的植株矮化,葉片短或呈淺黃綠色,根系少或無根后逐漸枯死。發(fā)生此病的主要誘因與水仙霉病相似,是挖掘時損傷了鱗莖,貯藏時又不通風透氣,病菌很容易感染。因此,防治此病要避免傷口產生,剛挖掘的鱗莖要迅速干燥,貯藏時保持通風。發(fā)病時,用1000-2000ppm的苯來特浸泡20-3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