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贊皇大棗的土肥水管理
一、土肥水管理
盡管贊皇大棗適應性強,具有抗旱、耐澇、耐瘠薄的特點,但是為了實現(xiàn)早果、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優(yōu)質(zhì)的目的,必須加強土肥水管理,為棗樹提供良好的地下生長環(huán)境,滿足棗樹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需求。
(一)土壤管理
棗園土壤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有效土層厚度,保持和增進土壤肥力,滿足棗樹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棗園土壤管理包括土壤改良、土壤深翻、中耕除草、水土保持、棗園間作等。
1.棗園的土壤改良丘陵山地棗園土層薄、砂石多,應逐年擴穴、客土,以利根系向縱深擴展。沙荒地棗園為了防止風蝕和流沙,可采用以土壓沙的方法。土壤黏重的棗園,可采用摻沙方法,增強土壤通透性。鹽堿嚴重的棗園,要采用修筑臺田等工程措施或用淡水壓鹽。
2.山地棗園的水土保持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嚴重。一般是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必須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一般在栽植前,應完成高標準的梯田或魚鱗坑修筑工作,栽植后,每年還要注意維修和保護。
3.土壤深翻土壤深翻的作用是加深土層厚度,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使土壤的理化性狀得到根本改善。
土壤深翻時期一般結合秋施基肥進行。深翻深度一般為50~60厘米。
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擴穴深翻,即在栽后第二、三年開始,從栽植穴的外緣開始,逐年或隔年向外開輪狀溝,直至棗樹株間土壤全部翻完為止。二是行、株間深翻。即順行或在株間挖條狀溝深翻。深翻溝寬一般為40~60厘米,溝長以開溝方式和工作量大小而定。此外,對于密植棗園,可進行全園深翻。對于山地棗樹,由于土層下母巖堅硬,不易深翻,因此,可采用炮震擴穴松土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在樹冠外圍打炮眼,炮眼深80~100厘米,用藥量視土壤母質(zhì)而定。一般每炮眼裝硝酸銨自制作藥0.5~1.0公斤。每炮崩深可達1.2~1.5米,松土范圍直徑達3~4米。放炮后,揀出大塊石頭,結合松土,每畝棗樹施有機肥1500公斤左右,整平后澆水。炮震擴穴的宜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進行。
4.刨樹盤刨樹盤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進行,在樹干周圍1~3米范圍內(nèi)用鐵锨刨松或翻開15~30厘米土層,近樹干處淺,越向外越深,免傷根系,除去雜草和不必要的根蘗。其作用是增厚活土層、改良土壤、消滅地下越冬害蟲。
5.中耕除草在生長季,棗園雜草與棗樹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不利于棗樹的生長。通過中耕,不但清除了雜草和根蘗,還可保持墑情,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肥力。中耕深度一般為5~10厘米,中耕次數(shù)應以氣候特點和雜草生長情況而定。北方春季及初夏干旱少雨,應鋤松表土保墑,在雜草出苗后及時中耕除草效果較好。夏季雜草繁盛,在雨季來臨之前翻耕一次,既可除去雜草,又可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
6.棗園覆蓋棗園覆蓋是在樹冠下或全園覆蓋雜草、作物秸桿、樹葉等材料,覆蓋物厚度一般為20~25厘米。覆草一般在棗樹萌芽前進行,亦可在生長季中期進行。覆草前先進行施肥、澆水、中耕,然后再進行覆草。覆草后要適當拍壓,并在草被上壓適量土。覆草的優(yōu)點是防止降雨造成的土壤沖刷,提高土壤對雨水的滲透保蓄能力,防止陽光直射地面,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抑制雜草生長,穩(wěn)定地溫;有利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肥力;吸收土壤中過剩的水分,可促進棗果成熟和提高品質(zhì)。覆草后追肥時,可扒開草被,進行穴施,施后澆水。秋季深翻棗園施基肥時,不要將草翻入地下。此后根據(jù)覆草腐爛情況,每年或隔年添加覆蓋物。
7.棗糧間作棗樹萌芽晚、落葉早、枝疏葉小、根系分布稀疏,與糧食等農(nóng)作物間作時,肥水和光照矛盾不很突出。適宜的間作物有谷子、小麥、棉花、豆類等矮稈作物。
8.間作綠肥綠肥作物多數(shù)為豆科作物,通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氮素。綠肥作物適應性強,生長快,體內(nèi)含有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翻壓后,等于給土壤施入了復合肥。綠肥作物覆蓋地面,可調(diào)節(jié)棗園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防止土壤返堿,還起到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控制雜草的作用。長期間作和施用綠肥,可提高棗園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有助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肥保水能力。
常用的綠肥作物有沙打旺、草木樨、紫花苜蓿、紫穗槐、田菁、綠豆、苕子、豌豆等。
純棗園可在行間種植綠肥,一年可種兩次。秋季播種一茬越冬綠肥,如無葉苕子、草木樨、豌豆等,于下年花期就地翻壓,麥后種一茬綠肥,如綠豆等,9月份就地翻壓,作小麥的基肥。
二、施肥
土壤的自然肥力往往不能滿足棗樹生長發(fā)育,必須通過合理施肥,給土壤補充養(yǎng)分,增加棗樹對養(yǎng)分的吸收,為棗樹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奠定基礎。
(一)基肥的施用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常摻入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常用的有機肥有圈肥、人糞尿、家禽糞、餅肥、綠肥、土雜肥等。有機肥料是一種完全肥料,含有棗樹必需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施用有機肥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有機肥料必須經(jīng)過充分腐熟才能施用。如果有機肥料不經(jīng)腐熟施入根際,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肥料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可以使根系燒傷,嚴重時導致幼樹死亡。
1.基肥的施用時期棗樹基肥施用時期以棗果采收前后至落葉前較適宜。如果秋季未來得及施入,應在第二年春天早施。秋施基肥也應爭取早施。
問:為什么要強調(diào)秋季施肥呢?
因為秋季棗樹根系活動仍較旺盛,地溫也較高,此期施用基肥有利斷根的愈合和促發(fā)新根,另一方面根系可吸收基肥中的速效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有利葉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樹體貯藏營養(yǎng)。另外,施入的有機肥經(jīng)秋、冬兩季,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進一步進行分解,逐漸將難利用的有機養(yǎng)分轉(zhuǎn)化為有效養(yǎng)分,第二年可較早發(fā)揮作用,為棗樹萌芽后枝葉生長、開花坐果供應養(yǎng)分。
2、基肥的施用量根據(jù)各地豐產(chǎn)園的施肥經(jīng)驗,棗樹基肥的施用量為每生產(chǎn)1公斤鮮棗需施用2公斤優(yōu)質(zhì)有機肥。一般5~10年樹生每畝施圈肥1~2立方米;盛果期樹每畝施圈肥2~3立方米。每立方米圈肥中可摻入碳銨10~20公斤,過磷酸鈣20~50公斤。
3.基肥的施用方法施肥方法與肥效的發(fā)揮有著密切的關系,棗樹基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環(huán)狀溝施肥也稱輪狀溝施。方法是在樹冠外圍投影處挖一條環(huán)狀溝,溝的深度根據(jù)根系分布深度和土層厚度而定。平地棗園一般溝深、寬各40~50厘米,土層薄的山區(qū)可適當淺些,深為30~40厘米。把表土與基肥混合后施入溝內(nèi),然后填平,整好樹盤。此法適于幼樹,隨著樹冠的擴大,施肥溝的位置不斷外移,誘導根系向外伸展。
(2)條狀溝施肥方法是在樹行間或株間于樹冠外圍投影處,挖深30~50厘米,寬30~40厘米,長度視樹冠大小和肥量而定的條狀溝。條狀溝每年要輪換位置,即行間和株間輪換開溝。此法節(jié)省勞力,在肥料不足時可以采用。
(3)全園或樹盤內(nèi)撒施即把肥料均勻地撒到全園或樹盤內(nèi),然后耕翻土壤,耕深20~40厘米,把肥料翻入土壤。將土地平整,做好樹盤。此法適于已封行的純棗園、棗糧間作園和山區(qū)梯田上的棗園。
以上幾種施肥方法,輪換使用效果更好。挖施肥溝時,要注意保護根系,粗1厘米以上的根系不要切斷。
(二)追肥的施用
追肥主要為速效化肥。追肥僅含棗樹必需的一種或少數(shù)幾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不完全肥料,追肥肥效快、肥效短,易隨水流失。
常用的追肥有碳酸氫銨、硝酸銨、尿素、磷酸二銨、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硝酸磷肥、氯化鉀、硫酸鉀、鉀鎂肥、鉀鈣肥等。
1.追肥的施用時期贊皇大棗追肥的施用時期主要分三次。
第一次在萌芽前。此期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肥。此期追肥能使棗樹萌芽整齊,促進枝葉生長,有利于花芽分化,尤其對于樹勢衰弱或基肥不足的棗園,這次追肥更顯重要。
第二次在花前和初花期。此期以氮、磷肥為主,適當加入一些鉀肥。作用是提高座果率,促進幼果生長,避免因營養(yǎng)不足而導致大量落果。
第三次在果實迅速發(fā)育期。此期氮、磷、鉀配合施用,適當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作用是促進果實膨大和糖分積累,提高棗果品質(zhì),同時,增加葉片光合效能,有利棗樹貯藏營養(yǎng)的積累。
2.追肥施用量目前,棗樹追肥施用量的確定主要是依據(jù)豐產(chǎn)園的施肥經(jīng)驗。
對于贊皇大棗1~3年生幼樹,每年每株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銨0.1~0.3公斤。
對于盛果期大樹,萌芽前每株追施磷酸二銨1.0~1.5公斤;在花前或初花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5~1.0公斤;果實迅速發(fā)育期,施磷酸二銨0.5~1.0公斤,硫酸鉀0.75~1.0公斤。上述施肥量僅供參考,
3、葉面噴肥葉面噴肥又稱根外追肥。從展葉開始,每隔15~20天噴一次。生長季前期以噴氮為主,花期在噴氮肥的同時,可加噴硼肥;果實發(fā)育期以噴磷鉀肥為主,輔之以氮肥。常用肥料及適宜噴布濃度如下: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0.5%~0.7%、硫酸亞鐵0.2%~0.4%、硝酸鈣0.3%。葉面噴肥可結合噴藥進行。
棗樹追肥應以土壤追肥為主,葉面噴肥為輔。但在干旱缺水地區(qū)由于土壤施肥灌水困難,葉面噴肥顯得十分重要。
三、灌水
(一)灌水時期
1.萌芽前萌芽前結合追肥灌水,促進萌芽,加速枝葉和根系生長。
2.花期花期多干旱,易“焦花”,可灌水一次。
3.果實生長期在幼果發(fā)育期,需水量較大,此期正值7月上旬,天氣干旱,氣溫高,枝葉易和幼果競爭水分,導致幼果萎蔫。此期灌水可結合追肥進行。此后一般進入雨季,視土壤缺水情況來確定是否灌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