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只知道沱茶是普洱茶的一種制作形狀,可是并不知道不是所有的沱茶都是普洱茶,那么沱茶和普洱茶的不同是什么?
沱茶的名稱有很多傳說,有的說,它是因銷往四川沱江一帶,故而得名;有人說此茶在古代稱為團茶,沱是由團轉化面來。云南沱茶歷史悠久,早在明代萬歷年間的《滇略》一書中就有記載,至今約有 300年的歷史。沱茶最早產于云南省景谷縣,所以又稱“谷茶”。谷莊沱茶采用景谷縣附近地區(qū)生產的滇青揉壓;關莊沱茶采用滇西勐庫茶、鳳山茶、西雙版納、思茅等地滇青在下關設廠拼配、揉制,其品質勝于谷莊,因而后來逐步取代了谷莊沱茶。
如果沱茶按制作工藝不同,可有青茶沱茶(簡稱“青沱”)和熟茶沱茶(簡稱“熟沱”)之分。“青沱”是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蒸壓而制成;而“熟沱”是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渥堆發(fā)酵之后再經蒸壓而成。這一點沱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不大。
普洱茶產地是云南省,它的品牌古今中外都有盛名?,F(xiàn)在,云南臨滄、西雙版納,思茅 思茅是馳名中外“普洱茶”的主產區(qū),有“茶城”之稱。據(jù)史籍記載,唐代滇南的銀生府為云南主產茶區(qū),而普洱古屬銀生府,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府,然后運銷各地,故以 普洱茶為名而著稱。因此,歷史上所指的普洱茶 ,實際上是以云南大葉種茶制成的曬青毛茶為原料,經加工整理而成各種云南茶葉的統(tǒng)稱。它也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制作工藝上沱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