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愛茶茶人,好茶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尤其是普洱茶的愛好者,云南的名山名寨似乎成了普洱茶愛好者朝圣的地方。這幾年,普洱茶愛好者跑山頭的多了起來,但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他們的尋茶之路大多是帶有商業(yè)炒作的目的。到名寨茶山走一圈,拍幾張名寨的照片和茶樹來個合照,回來后就成為資深茶人了。
然后告訴他的顧客,他的茶如何在哪個茶園采摘的,是某某名寨的茶,更有甚者,給點錢茶農(nóng),在古茶園掛一塊“某某品牌古茶園基地”,一下子,古茶園就成為他家了。
呵呵!真正茶人的尋茶之路,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絕對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風(fēng)景優(yōu)美的旅行,更不是到名山名寨旅游一趟那么瀟灑。每一個真正茶人都體會到尋茶的艱難。記得有一個茶人跟我說過:越好喝的茶,路就越難走。好茶都是藏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地方。想想也是,二十年前,我們能去班章嗎;二十年前,我們能進冰島嗎;班章冰島之后呢,這才是一個茶人要走的尋茶之路。
接觸忙肺茶是在幾年前。之前一直是以做勐海茶為主,對臨滄茶了解不多。幾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在昆明朋友處喝了一杯忙肺茶,入口就被這個茶吸引了。無論是香還是韻,還是回甘、回甜,都很獨特。
我試圖把它和其它名寨料比較,卻怎么也找不出和它相同口感的。其香似冰島,其甜似易武,其韻似昔歸,卻又有所不同。這也難怪,每一種茶都有它自身的個性,像人一樣。
忙肺茶就像一個深山清純的少女,如果要我總結(jié)這個茶的特點,我覺得這個茶最大的特點就是“純”。香是純的,甜是純的,甘是純的,韻是純的,就連淺黃色的茶湯也是清純的。自那以后,我對此茶念念不忘。
直至去年,有緣得到一批忙肺茶料,試做了一批成品,顧客反映甚好。但我心里還是有點忐忑,沒去過這個山頭就做了這山頭的茶,不是我的風(fēng)格。為了對茶友負責(zé),為了那一杯忘不了的忙肺茶,我決定親自上忙肺茶山一趟。
從廣州到忙肺一千多公里,一個來回下來就超過三千公里了,但對于一個茶人來說,幾千里的路算不了什么,我們的尋茶之路從來就未曾停止過。每年都要走三四個茶山茶寨,已經(jīng)成為我的習(xí)慣,但是這次忙肺之旅的艱苦卻超出我的想象。
從廣州到昆明;從昆明到云縣;從云縣到永德;從永德到忙肺,一路下來,磕磕絆絆,幸虧有云南朋友的幫助。
云縣是我走云南比較喜歡的小城市之一,小城很美,特別是夜景,城市很干凈悠閑,是一個待過就不想離開的地方。我已經(jīng)是五進云縣了。
從云縣到永德,一路還算順利。永德是去忙肺的必經(jīng)之路,是一個邊陲小鎮(zhèn),也是我去過的最窮的一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依山而建,一層一層像階梯一樣。為了天黑前趕到忙肺,我們不敢在永德停留,馬不停蹄直奔忙肺村。
忙肺村位于永德縣勐板鄉(xiāng),是世界古茶樹發(fā)源地之一,海拔約1500米。忙肺大葉群種,是勐庫三大群種之一,整個忙肺茶區(qū)古茶比較少見,茶樹群體大多是百年左右。我一直想弄明白形成忙肺茶特點的因素是什么,通過這次考察基本有了初步的答案。
一是土壤問題。
這里的土壤都以黃沙土為主酸堿適中,土松且深,深適合茶樹根系生長,加上這里的茶樹大多是沿坡而栽,沒有積水。
二是氣候問題。
忙肺古茶園大都在忙肺大山的東邊,降雨量充沛,晝夜溫差較大,日照時間長且有數(shù)千畝深林,植被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很好。
三是生態(tài)保護較好。
忙肺村是典型的山區(qū),山高路險,當(dāng)?shù)夭柁r(nóng)都有環(huán)境保護意識,不施化肥,不打農(nóng)藥,保持了原生態(tài)的品質(zhì)。好山好水出好茶,這就是忙肺茶受茶客歡迎的原因。這兩年認識忙肺茶的茶客越來越多,忙肺茶以其口感飽滿協(xié)調(diào),香氣高揚,湯色明亮,喉韻持久,深得茶友歡迎。
這次忙肺之行,給我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云南不缺好茶,缺的是我們這些尋茶者??梢灶A(yù)見,不久的將來,忙肺茶將被越來越多的茶友所接受。臨滄茶區(qū)又多了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