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所處不同生長階段確定澆水量4月初,嫁接塔菊、大立菊的蒿苗從盆中移植大木桶,澆一次透水,緩苗期不需澆水。當蒿苗恢復正常生長,至4月中旬開始嫁接,進行正常的澆水管理,但此時根系尚不發(fā)達,地上部分生長量也不大,每隔2天-3天澆水一次即可。5月至7月,是塔菊、大立菊嫁接盛期,此期地下根系逐漸發(fā)達,地上部分嫁接的菊苗生長量逐漸加大,需水量也增多,持續(xù)晴天必須每天澆水,而且要澆足水。7月底至9月底,嫁接結(jié)束,塔菊、大立菊從菊苗的生長旺盛期進入花芽分化、孕蕾期,此期需水量更大,加上氣候炎熱,日照長,蒸騰快,每天要澆兩次透水。10月份以后,花蕾全部形成,逐漸進入盛花期,雖然天氣漸涼,但仍需每天澆水一次。
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天氣確定澆水量和澆水時間冬春培養(yǎng)蒿苗,因氣溫低,消耗水分較少,應少澆水,澆水時間宜在上午九點以后至下午三點以前。夏天氣溫高,日照長,秋天氣候干燥,塔菊、大立菊的嫁接、生長、發(fā)育都在夏秋季。因此,消耗水分較多,較快,應多澆水,澆透水。澆水時間宜安排在早、晚。菊花性喜濕潤,但忌積水,嫁接的塔菊、大立菊也如此,梅雨季節(jié)連續(xù)雨天,如桶內(nèi)土壤長時間保持過濕,會導致根系缺氧而窒息腐爛,因此要及時排除積水,側(cè)桶防漬。夏秋季有短時陣雨或雷雨,而雨量很少,往往僅濕表土。此時,仍需及時澆透水。塔菊、大立菊栽培的中后期,因株型大,生長旺盛,既使連續(xù)陰天,也需消耗較大水分,所以要注意觀察,及時澆水補充到位。久雨驟晴,塔菊、大立菊盡管桶中土壤很濕,但枝葉會發(fā)生因缺水而出現(xiàn)的蔫萎或縮水現(xiàn)象,這是因為久雨,土壤過濕,根系的吸收功能減弱,一旦暴曬,枝葉的水分消耗量加大,從而出現(xiàn)水分入不敷出的不平衡狀態(tài),這時,切不可在塔菊、大立菊的桶中澆水,應任其逐步恢復到原狀。
桶栽塔菊、大立菊需要足夠的水分,但并不是水分越多越好,不可過干過濕,又不可半干半濕,應掌握見干便澆,不干不澆,干透澆足的原則。干透是指表土層而不是整桶土壤,澆透是指水分要滲透到桶底部,桶底流出水為度。夏秋季節(jié),每桶塔菊、大立菊要澆塑料桶一桶水(15千克水)才能澆透,天氣炎熱、氣溫高、氣候干燥的季節(jié),每天早晚要澆兩塑料桶水(30千克水),方能滿足一桶塔菊或大立菊的需水量。
桶栽塔菊、大立菊,桶大而深,切忌澆“半截水”,即澆水時只打濕表土,而位于深土層的根系仍處于干燥狀態(tài),常此以往,會導致缺水的根系枯死,整株塔菊、大立菊也因此蔫萎甚至枯死。如遇澆水不當,出現(xiàn)干旱脫水,枝葉蔫萎,最好分兩次澆水,第一次澆水后,過2小時至3小時后再充分澆足。注意水質(zhì)水溫雨水、河水、塘水最好,井水含多種雜質(zhì),最好不用,用自來水比較普遍,但自來水消毒藥物含量大,最好貯存一天至二天再用。
夏季澆水不可忽視水溫問題夏天氣溫高,土溫也高,因此要防止水溫過低,所以宜在早晚澆水,此時水溫與土溫差異不大,而且盡量用水池或水缸的貯存的水以防澆水時土溫驟降,傷害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