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產飲歷史悠久

發(fā)布時間:2023-12-30
據記載,茶膏最早出現于唐代。唐代陸羽《茶經》中記載有“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皺”。據此記載可以認為,陸羽在這里所記載的“膏”,還不是制作而成的茶膏,而是指在制作餅茶時,茶汁溢出后的“膏化”現象。
唐代李肇《國史補》中記載的唐代貢茶中有“岳州邕湖含膏”。據此記載,唐代湖南岳州(今岳陽)已生產貢品邕湖含膏。
唐代張舜民《畫墁錄》中記載:“貞元中常兗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耐之,謂研膏茶”。據此記載,唐貞元(785~805年)中期真正意義上的茶膏出現。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陶谷所著《茗苑錄》中記載有貢品茶膏“玉蟬膏”和“縷金耐重兒”。茶膏開始有名稱,并出現了多個品種。
據《十國春秋》記載,南唐文通二年(937年)“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據此記載,南唐文通二年(937年)福建建州生產的茶膏耐重兒已作為貢品入貢,但數量少,僅8枚,尤顯珍貴?!安韪唷泵Q正式出現。
北宋徽宗趙佶(1082~1135年)自己編著了《大觀茶論》,對茶膏油以餅面之事認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斂以實。說明趙佶對珍膏油其面顯得更為重視,甚至把“膏”的質量優(yōu)劣作為鑒別茶葉質量優(yōu)劣的標準,認為膏稠者是珍品。
至明代,因罷造龍團鳳餅貢茶而全部改為散形茶,茶膏亦隨之銷聲匿跡。
到了清代,茶膏再次出現。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鍋熬制茶膏,并通過茶馬古道輸入西藏,而受到西藏統(tǒng)治階級上層人物的青睞,特別是活佛級以上僧侶和宗教領袖中更成為茶膏愛好者,同時又禁止民間人士飲用茶膏,因此很多大寺院自建制茶車間,自行熬制茶膏,專供活佛級以上的人飲用。后來茶膏以入貢形式進入清廷,成為皇室貴族的高級茶飲。至清雍正十年(1729年),普洱茶膏等正式成為貢品。
(本文來源:中華合作時報)
上一個:RS-03K4222FT,F 0603 42.2K現貨購買,風華 0603 42.2KΩ ±1% 1/10W
下一個:電腦cpu溫度90多怎么辦呀(電腦cpu溫度90度會燒壞嗎)

買電腦好還是筆記本好,什么時候買電腦筆記本最便宜
厚聲1206W4F6651T5E今日行情、最新報價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茶,喝什么茶?
失易得數據恢復軟件免費版
術語 讓溝通更容易
建筑工程及裝飾工程驗收時,應檢查哪些資料?
基于PROFIBUS總線技術和光纖通信實現多晶硅還原爐電氣系統(tǒng)設計
羊樓洞萬里茶路訪源頭
德國schlick品牌高質量噴淋頭(滿足各種霧化需求)
玫瑰蜂蜜茶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