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與麓川軍隊的第一次大戰(zhàn)便發(fā)生在安定至南澗至彌渡這段區(qū)域,麓川軍隊的象陣被擊破,麓川軍隊被明軍第一次打敗,大古德段是這次戰(zhàn)亂的交戰(zhàn)區(qū),大古德村對面的山腳下有個地名叫夾象坑,說的是象腳被夾,可能就與麓川軍隊象陣被破有關(guān)。麓川軍隊?wèi)?zhàn)敗后,1390年明軍在大古德設(shè)堡,駐扎軍隊,堡軍又兼軍電,隨后的200多年大古德所有的土地都成為軍屯之地。
進入清朝,清軍進入景東后仍在大古德設(shè)哨駐軍,至少在清乾隆中期大古德還駐有軍人,還是軍屯之地,軍人們種地不可能還像烏蠻人那樣在垅埂上種上茶樹,所以在大古德的地埂上找不到300年、400年以上的地埂茶,南詔國、大理國時期烏蠻人種的地埂茶,早已被守堡兼軍屯的官兵、軍戶們砍光,大古德找不到中倉、民福、河底那樣的大茶王,在安定無量山地界的村寨,大古德是古茶園古茶樹最少的村寨,這與大古德有幾百年駐兵歷史有關(guān),古德堡撤銷于何年找不到資料,堡軍的后人大都融入稱族蒙化人。
古德堡的故地上,有兩個在安定乃至景東縣都很出名的村子一古德舊村和古德大村,兩個村離得很近,相距半里路,兩個村的人大部分姓羅兩個村姓羅的有宗親關(guān)系,羅家祖籍江西弋陽人,明朝洪武年間隨沐英傅友德入滇,羅家的男人們后來娶了彝族蒙化女子為妻,入贅彝家,歸入彝族蒙化人。
古德舊村的羅家和古德大村的羅家,1949年以前在安定是真正的豪門排名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紳,安定街上的姜尚文,東山大王李成堂都要畏懼三分清朝末年當(dāng)中倉,迤倉的羅俊卿,羅阿炳等去江外跑馬幫馱茶籽時,舊村的羅玉發(fā)、羅德發(fā)、羅有發(fā)等五兄弟已蓋好了大瓦房、大宅院,羅家五兄弟清光緒年間已組有馬幫跑大理、跑祥云,羅玉發(fā)五個親兄弟個個精明能干安定最早發(fā)富的便是這五兄弟,羅玉發(fā)有七個兒子,七個兒子比父親更強勢,七個兒子都外出讀過書,個個有抱負,都想出人頭地,羅允龍在昆明讀過高中,羅允鳳黃埔軍校畢業(yè),羅允作,羅允群在大理上過省立中學(xué),羅玉發(fā)的七個兒子后來分別進入政界、軍界、商界。本內(nèi)容來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無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