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通透的茶湯是檢驗一款普洱茶品質級別的重要指標之一,有的茶香氣、滋味和口感都不錯,但就是茶湯渾濁,那么這對一款茶來說就是品質不好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絕對的,因為引起茶湯渾濁的原因很多,根據(jù)的經驗來分析,大致分為以下情況:
一、不可控因素
1、有些茶葉片肥壯,茶毫顯著,這主要取決于茶樹品種,沖泡時茶湯中毫毛比較多,茶湯也會表現(xiàn)不通透,這種情況多見于春茶的生茶;
2、新做好的茶,不管生熟,在兩三個月之內,會有水味,茶湯會渾,這是毋庸置疑的。鮮葉經過各種繁復的翻炒揉捻工藝,內部成份打散重組,肯定會有一個混亂的過程,所以新茶在兩三個月以內,不要指望它湯色清亮,也不要指望它有很出色的表現(xiàn),頭兩三個月是嘗試一款新茶的盲期,新茶往往水味和靑味比較重,湯色渾,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并不能判定一款茶的品質好不好;
3、在炒茶時可能由于鍋溫太高或者翻炒不及時導致炒糊了,產生糊葉,揉捻時糊葉碎了,沖泡時茶湯也會渾,有細小的黑點混在茶湯和葉底中,這種茶茶湯會有輕微的糊味,存放時間久了會慢慢淡去,主要見于生茶;
二、可控因素
1、茶湯冷卻之后變的渾濁,這是因為茶湯中的茶多酚和空氣接觸后發(fā)生氧化作用,導致茶湯渾濁,加熱之后會恢復通透,多見于生茶;
2、有的普洱茶壓得較緊,特別是磚茶和沱茶,撬茶時撬的很碎,沖泡時碎末多,也會導致茶湯渾;
3、處于高速轉化期中的茶,最常見的,受潮濕倉了,滲入過多水分導致茶葉短期內高速轉化,這段時間茶湯也會非常渾,生、熟茶都一樣。
4、水質的不同也會導致茶湯渾濁,各個地方的水質酸堿度不一樣,比如說,普洱茶在蒸壓時吸入大量水汽,這些水的水質如果是酸性,在沖泡時遇到偏堿性的水也會導致茶湯不通透,反之一樣,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而且影響不大,茶湯渾度不明顯;
5、沖泡不當,注水過猛,揚起毫毛;水溫過高,造成不必要的可溶物過多,更易冷后混濁;用水不潔凈,比如井水,受污染的自來水等。
6、存貯不當:細碎茶末,漂浮顆粒污染;受潮返青,并發(fā)癥為變澀,發(fā)霉變質。
基于以上可控因素,結合了自己和茶友們分享的經驗總結一以下建議:
1、在泡茶過程中,多練習撬茶,在撬茶時盡量保持條索完整;
2、熟練掌握沖泡方法,如果是新茶,注水時沿著蓋碗邊緣慢注,可減輕茶湯渾濁;
3、按照正確的方法保存普洱茶,應存于避光、陰涼、通風、干燥、無異味的環(huán)境中;
4、選擇可靠的普洱茶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如中茶、大益、老同志等,這些能夠長期在普洱茶業(yè)界屹立不倒的普洱茶品牌毫無疑問,制茶工藝水平肯定不會差;
5、常言:“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要注意泡茶用水,最好選用純凈水、礦泉水、山泉水,不要用井水或者自來水。
茶湯渾濁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到此就分享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