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讓人覺得甜絲絲的,蔗糖對潮人飲食的影響之大,無以言表。完全有理由,在這里和大家聊聊潮州那些甜絲絲的茶配。
194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參加源誠餅食店的店慶,欣然寫下了“茶食泰斗”的題辭。但實際上源誠不過是潮州人在舊上海所開的一家普通餅食店,比起創(chuàng)于道光十九年(1839)的元利號不知遲了多久。所以,梅蘭芳先生贊賞的,其實是潮州人制作的茶配。
說起潮州茶配,切實的分類,就是餅兒和涼果了。
糕餅篇
1、老婆餅——最經(jīng)典!最潮州!
太經(jīng)典了所以一筆帶過不多贅述了。熬爛的冬瓜,加上白糖,撒些面粉為餡,包入圓形的面粉餅中,同時在餅的表面涂上一層鴨蛋清,入爐烘烤而成。皮酥餡滑,香甜可口。
2、腐乳餅——聽起來臭,吃起來香
腐乳餅用料奇特多樣。它以精面粉制成餅皮。餅餡中,腐乳塊百分之二點五,名酒含百分之二,白豬肉要經(jīng)過精選,切成肉丁,占百分之十八點二,粉糖含量百分之二十七點五,還有蒜頭等,配料總共在十四種以上……
所以做法你們直接百度好了。我只告訴你有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酒的氣味,香味濃郁,口感真的很復(fù)雜??!
3、云片糕——好比糕點界的女神
云片糕原料繁多,有糯米、白糖、豬油、欖仁、芝麻、香料等十來種。真正好的云片糕,制作是很為講究的,這樣多的原料都要求樣樣挑選上品。就說糯米吧,要碾去米皮,留下米心,炒成糯米粉后,還要貯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
最著名是“萬源齋”號、“香泉莊”號的云片糕變態(tài)到哪種程度呢?揭下一片可卷成戒指,點上一根火柴可化為火焰。
這樣的云片糕,入口即化,清甜細(xì)膩,糯到你整個人都是軟的。
4、糖皮花生——別名很夢幻:仙城束砂
其實它還有個名兒,因為潮汕人管花生叫做“地豆”,所以也把做成方形的花生糖叫做“豆方”。
糖皮花生制作工序不算繁復(fù),但都是靠師傅長年累月走心出來的手感。水和砂糖、飴糖、豬油一起放入鍋中煎熬約半小時,達(dá)到適當(dāng)濃度時投入白膘丁與蔥,將花生仁投入,拌勻為止,制好的花生糖倒在糯米紙上,按壓刮平,冷卻后切塊就是了?!?br> 膠軟不黏牙,花生香酥松脆,甜又不膩,真是居家旅游待客喝茶必備利器!
果脯蜜餞篇
1、柑餅——那叫一個酸爽
從前柿餅吃得多,軟甜,后來在潮州吃過柑餅,帶點酸爽,還沒入嘴口水就泛出來了,然后我想是不是所有的水果壓成餅兒口味都不會賴。
潮州盛產(chǎn)的柑子質(zhì)量尤其好,這些柑子要個個削皮,浸水三天,去掉柑油味,再用刀子四邊劃口,壓扁,擺上蒸蘢蒸熟,放太陽底下曬一天。然后就是常規(guī)處理法,放鍋里加冰糖慢慢燉再上糖霜~
2、冬瓜條——模樣最是高潔
做冬瓜條要選肉厚堅實的冬瓜做原料。削了皮切條后過水煮一次再浸在糖里,然后就是個人喜好腌多久的問題了。
個人覺得冬瓜條長得很美,看著就干凈清爽,如同它的模樣,味道也很清甜,吃再多也不發(fā)膩。
3、香黃——潮人家庭必備涼果
用香黃做茶配,那是很高級的待遇?!?br> 明代以來,潮汕鄉(xiāng)民就懂得用佛手柑來制作老香黃,大則幾斤,小則幾兩,泡制它時,加蜂蜜,加藥材,幾腌幾制,陳封瓦甕中,直至其油亮漆黑,狀態(tài)綿綿如膏。
香黃黑乎乎的,勝在油亮,其實很美。吃到嘴里那個綿軟,帶點兒淡淡的藥味兒,很奇特。佐茶就很有意思了,但是不建議多吃。
4、甘草橄欖——回甘無窮盡
聞著一股清香的甘草味,吃著有點酸酸的再帶點甜甜的,嚼爛了以后無窮無盡的回甘,這樣的東西堪稱讓人欲罷不能的絕對茶配!
甘草橄欖外表看著有點像酥皮花生,加甘草腌制也是潮州盛興的吃法,我要提一點,甘草橄欖能解河豚毒,也沒什么意思,只是覺得這個功能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