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雕塑、篆刻、繪畫、書法、詩詞、造型為一體的紫砂藝術(shù),蘊含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對藏家來說,最迫切希望了解的是如何挑選一把好壺。
看造型:比例協(xié)調(diào),骨肉亭勻
有詩云:“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爸谱髯仙安杈叩淖仙澳嗟脑a(chǎn)地陽羨,即是今天的宜興。紫砂泥屬于高嶺土,石英云母類型,其特點是含鐵量較高,顆粒較粗,然質(zhì)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紫砂鑒賞名家錢劍華稱,隨著工藝的進步,當下,“只要你能想象得出的形狀,紫砂都可以做到?!板X劍華對記者說,從造型上看,選紫砂壺可從“比例協(xié)調(diào),骨肉亭勻“去感受,一把好壺,就像一位娉婷女子,珠圓玉潤不言而喻。
按照其形狀,紫砂壺可分五大類:光身壺、花果型、方壺、筋紋型、陶藝裝飾壺。然而,錢劍華特別指出,并非裝飾精美的紫砂壺就越發(fā)體現(xiàn)價值。“過分裝飾可能令人生厭?!坝械拇髱熯€偏愛制作光身壺,甚至認為加入裝飾反而會影響整體美學(xué)的價值。
看泥料:經(jīng)驗豐富者可由此斷代
自明代起,上等的紫砂壺便可與金玉同價。紫砂的材料也有等級之分。原泥分為紫泥、綠泥、紅泥、石黃、土黃、烏泥、降坡泥等。業(yè)界認為,天青和石黃乃紫砂中的極品。每個朝代的用泥皆有不同,經(jīng)驗豐富者可從紫砂的發(fā)色質(zhì)地判斷出其泥料的產(chǎn)地和年代,由此鑒定真假。錢劍華還特別提醒,鑒定紫砂壺時不要過分相信印章,因為當下有造假者會通過拓印取得圖案,再印至其他新造壺上。況且每個作者都可能有多款圖章。然而,經(jīng)過燒制后,紫砂壺會因材質(zhì)不同而相應(yīng)地縮小,因此,那些與原印大小不同的壺便值得商榷了。
他表示,精品并非隨處可見。現(xiàn)在的大師制壺十分難得,像顧景舟的作品,就連行內(nèi)人士也在爭先收藏。
看工藝:當代工藝并非比古代遜色
錢劍華語出驚人:“紫砂不講真假,只講好壞?!八潞蠼忉?,論真假在于兩個因素,是否到代;是否冒充名家之作。而后者一直存在于市場。如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一位大藏家甚至集中了宜興最好的制壺高手,以其收藏精品為摹本,仿制一批前朝的壺,并特請書畫家題字、刻章。當年參與“仿造“的制作者,已是當代赫赫有名的大師。這幾百件仿制品,在工藝質(zhì)量上也大大超越前朝,成為時下難得一見的珍品?!斑@批壺很容易辨認,因為當時的泥料沒那么細,其表面帶有顆粒感,這反而形成獨特的質(zhì)感?!?br>“紫砂壺制作工藝沒有失傳,反而涌現(xiàn)了不少新技術(shù)?!板X劍華介紹,比如,以紅白兩種不同顏色的泥材混合而成的“絞泥“,便是通過現(xiàn)代科技,調(diào)整配方,克服了兩種泥材收縮性不一的難題,制作出斑斕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