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華北地區(qū)進入伏旱季節(jié),氣候干旱,降水少,高溫高濕的氣候特點為各種園林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各類病蟲害仍然對園林植物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
一、主要病害
1.葉斑病
寄主:各種喬木、花灌木。
葉斑病常引起植株提前落葉,造成禿枝,甚至死亡,嚴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和觀賞效果。發(fā)病初期,葉上有黃色小斑點,漸變?yōu)辄S褐色,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灰褐色或灰白色,邊緣色深,病斑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葉片枯黃脫落。一般6月份開始侵染,7、8月份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現癥狀,8月中下旬至9月份發(fā)病嚴重,病斑擴大,出現落葉。發(fā)病的輕重與氣溫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關系,一般高溫多雨霉?jié)竦哪攴莅l(fā)病嚴重。
防治方法: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常見化學藥劑有1%的波爾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靈、75%的百菌清500倍液,斑銹清800~1000倍液等。化學藥劑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噴灑一次,連續(xù)2至3次效果好。
2.潰瘍病與腐爛病
寄主:毛白楊、新疆楊、青楊、柳樹、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
楊樹潰瘍病和腐爛病,是兩種發(fā)生范圍廣、危害嚴重的枝干病害,常能引起樹木皮層腐爛,導致造林失敗和林木大量枯死。
楊樹潰瘍病主要危害樹干,初期在皮孔邊緣形成水泡狀潰瘍斑,圓形,極小。隨后小泡變大鼓起,大小不等,泡內充滿褐色液體,破裂后液體流出,遇空氣變?yōu)殍F銹色。繼而病斑干縮下陷,中間有一縱裂縫。重病樹病斑連成一體,布滿整個樹干,樹皮變得非常粗糙,植株最終枯死。4月初開始發(fā)病,5月至6 月和9月至10月為發(fā)病高峰期。
楊樹腐爛病表現為干腐和枝枯兩種類型。干腐型主要發(fā)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處,發(fā)病初期病斑呈潰瘍癥狀,皮層內部變軟腐爛,有酒糟氣味,后期病斑失水下陷,表面呈縱向開裂,纖維呈麻絲狀,易與木質部剝離,病斑上有黑色針頭狀凸起,條件適宜時病斑橫向擴展包圍樹干一周,導致樹木死亡。 枝枯型主要發(fā)生在苗木、幼樹及大樹枝條上,發(fā)病初期無明顯潰瘍癥狀,病部迅速擴展,環(huán)繞1周后,上部枝條枯死。
8月份為這兩種病害的第二次侵染高峰。兩種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苗木失水,樹勢衰弱、凍傷、日灼、昆蟲危害、修剪都可以引起發(fā)病,該病具有傳染性。
防治方法:(1)發(fā)現腐爛病病斑后,可用刀將病斑和皮部變褐部分左右斜劃成網狀,刀深達木質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30倍梳理劑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防治。(2)在兩種病害的發(fā)生高峰期前,用1%潰腐靈稀釋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處,或用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等,噴灑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
3.黑斑病
寄主:月季、玫瑰、黃刺梅等。
發(fā)病植株葉片初期出現褐色小點,并逐漸擴大為近圓形黑色病斑,嚴重時導致葉片變黃、脫落,影響植株生長、開花和觀賞。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發(fā)病,7~9月為發(fā)病盛期。
防治方法:在發(fā)病高峰可選用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防治,7~10天噴灑一次,交替使用,避免發(fā)生抗性。
4.葉枯病
寄主:各種花灌木、冷型草坪。
葉片受害,初呈黑褐色小點,擴大后為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褐色病斑,周緣環(huán)繞黃色半透明的暈圈。發(fā)病重時病葉自下而上脫落,僅剩頂端少數新葉。莖部病斑不規(guī)則形,初淡褐色,后變褐色至黑褐色,后期導致大量落葉。病原菌以菌絲體與孢子在病落葉等處越冬。次年,條件適宜,6月初苗木即開始發(fā)病,大樹于7月開始發(fā)病,8~9月為發(fā)病盛期,到10月發(fā)病較緩慢。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對苗木或幼樹噴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50%百菌清600倍液。視病情,隔15~20天,噴2~3次。
5.腐霉病
寄主:草坪、地被草花(矮牽牛等)。
成株發(fā)病,先在葉脈間出現水浸狀失綠小斑點,逐漸變黃色,病斑直徑擴大至5-16毫米時,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淡褐色,潮濕時葉背面病斑處長出灰綠色霉層,后期變成紫黑色,病斑干枯易破。病情從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嚴重時病斑連片,葉片變黃,干枯卷縮,整株葉枯死。
防治方法:噴40%甲霜靈800~1000倍,或50%瑞毒錳鋅500~600倍液,或噴克菌30/畝兌水50~60公斤噴霧,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
二、主要蟲害
1.刺吸式害蟲
(1)木虱類
寄主: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青桐、金葉皂角等。
木虱類害蟲多以以若蟲刺吸為害葉片和嫩枝,且分泌白色絮狀蠟質物,造成葉片發(fā)黃,嚴重時導致葉片早落。8月上、中旬為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木虱的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1)保護天敵:草蛉和寄生蜂等天敵昆蟲。(2)噴藥殺蟲:①蚜虱凈1000倍液或滅多威1500倍液;②10%蚍蟲啉1500~2000倍液; ③1.2%煙參堿1000倍液; ④根埋“鐵滅克”(按胸徑每1厘米用藥1克計量)。
(2)梨網蝽
寄主:西府海棠、櫻花、碧桃、月季、海棠、梨等。
危害時整株葉片失綠變色,葉背布滿煙油狀分泌物。該蟲成、若蟲集中在葉背面刺吸危害,造成葉片出現黃白色、蒼白色斑點,并分泌褐色粘液,嚴重時造成早期落葉,影響樹木生長和花芽形成。
防治方法:(1)利用保護天敵,已知天敵有軍配盲蝽等。(2)選用1.2%煙參堿乳油1000倍液或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葉背噴施。
(3)蚧類
8月份,蠟蚧類已是雌蟲成長期,蠟質已相當厚,所以用藥物噴殺效果已不明顯,可適當疏枝進行防治;盾蚧類發(fā)育和繁殖將處于停頓狀態(tài),盡管盾蚧身上蓋有一層盾殼,但較薄,所以用滲透性強的殺蟲劑噴殺還是可以取得較好的殺傷效果;粉蚧類和絨蚧類正處于第二代若蟲的發(fā)生盛期。
防治方法:及時進行樹體修剪,以增加樹完的通風透光度。同時加強養(yǎng)護管理,合理施肥,以提高樹木的生長勢,促使恢復生長。在蟲害發(fā)生盛期用99%sk礦物油乳油200倍、或99%sk礦物油乳油300倍+40%殺撲磷乳油1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狂殺蚧1000-15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
2.食葉類害蟲
(1)美國白蛾
寄主:白蠟、法桐、臭椿、金銀木、紅葉李、榆葉梅、大葉黃楊等。
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為三代幼蟲期。此蟲以幼蟲危害園林植物,主要取食植物葉片,嚴重危害時常造成樹木葉片被吃光。
防治方法:a.人工防治:①摘卵塊:美國白蛾蛾卵多分布在樹冠中下部外圍葉片背面。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美國白蛾產卵盛期,組織人員采摘卵塊并集中銷毀。②剪除網幕:8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美國白蛾1~3齡幼蟲群集于網幕內取食的習性,組織人員每隔2-3天仔細查找,發(fā)現網幕及時剪除并銷毀。
b.生物防治:①利用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預蛹初期,按照1頭白蛾蛹放5頭蜂的比例,釋放白蛾周氏嚙小蜂進行生物防治,不但可以增加自然界中白蛾周氏嚙小蜂的種群數量,同時可以保護其它天敵,可以達到可持續(xù)控制美國白蛾發(fā)生的效果。②利用美國白蛾性信息素防治:當蟲株率低于5%時,在美國白蛾成蟲期,按50米距離和2.5米或3.5米高度,設置性信息素誘捕器,誘殺美國白蛾雄蛾。③利用bt進行防治:在美國白蛾幼蟲4齡以前,應用細菌類生物農藥bt1000~2000倍液進行防治。
c.化學防治:在盛卵期至幼蟲期破網前噴滅幼脲i號6000~8000倍。幼蟲分散后,用1.2%煙參堿乳油1000防治。
(2)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巢蛾
寄主: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
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幼蟲孵化后啃食葉片,稍大后,將葉片及小枝吐絲連在一起,群集在巢中為害,導致樹葉枯黃,更有甚者將葉片全部吃光。以蛹在樹皮裂縫及周圍建筑物的磚縫及檐下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合歡 class=blacklink_line>合歡盛花期羽化,在葉片上產卵成片狀,7月中旬幼蟲孵化開始危害,7月下旬化蛹。8月上旬第一代成蟲羽化為害。8月下旬為害最嚴重。
防治方法:(1)幼蟲初做巢期,蟲量不多時可剪掉蟲巢。(2)幼蟲危害期可噴施1.2%煙參堿乳油1000倍液或其它胃毒劑防治。
(3)刺蛾類
寄主:李、櫻桃、海棠、柿、石榴、榆等多種果木;及藥用植物、花卉等。
北方地區(qū)一年發(fā)生1代。5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發(fā)生期不整齊,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見初孵幼蟲,8月為害最重,8月下旬開始陸續(xù)老熟入土結繭越冬。
防治方法:幼蟲盛發(fā)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5%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
(4)國槐葉小蛾(別名:國槐葉柄小蛾、國槐小卷蛾)
寄主:國槐
1年發(fā)生二代,以幼蟲在樹皮縫隙或種子越冬,7~8月危害最為嚴重,幼蟲多從復葉葉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樹木復葉枯干、脫落,嚴重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