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赤芍(學(xué)名:paeonia veitchii)為毛茛科芍藥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西藏、甘肅、青海、四川、陜西等地,生長于海拔1,800米至3,700米的地區(qū),常生長在山坡林下草叢中、路旁及山坡疏林中,是較矮小的芍藥屬品種,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川赤芍又名赤芍、山芍藥、紅芍、花葉紅芍,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二回三出復(fù)葉,小葉羽狀,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ㄗ霞t或粉紅色,單瓣、碗狀、較平,2~4朵生于莖頂,直徑4.2~10厘米,花期5~6月,果期7月。剛出土莖葉紫紅色,開花繁密,可用于春花地被植物
育苗可播種,分株或根插。播種在處暑前后果變黑時采下,晾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當(dāng)年只長根不發(fā)芽,第二年春發(fā)芽,到8月底至9月上中旬移栽,4年后開花。
分株北方在處暑至秋分進(jìn)行,南方秋分至立冬為宜,3~5芽為一叢,順自然紋理切開,晾干傷口結(jié)軟疤時蘸硫磺粉后栽植。根插插穗長5~10厘米。
川赤芍肉質(zhì)深根花卉,宜高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6~7.5,沙壤土,8月中旬至9月下旬栽植。一年追肥3次,出土展葉后施速效肥,花后肥及入冬前的長效肥。冬季-10℃可堆土防寒,土厚20厘米。
病蟲害有灰霉病,銹病及蠐螬,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