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常談一些科學喝茶方法,卻少提及錯誤的喝法方法,今天和你說說哪些茶不能喝或錯誤喝茶方法。
很多人以為不就是喝茶嗎?自己喜歡就好,習慣就沒事,可能正因為你的習慣,品嘗不到喝茶的美好,不能起到養(yǎng)生的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一大杯,晃一天
工作忙的時候,特別是北方喝茶,最常見這樣的喝茶方法。
這些景象你看過嗎?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上班族一杯茶沖泡一次又一次,拿一個太空杯泡滿茶葉,喝完再續(xù)水,一整天也不換茶。
特別是開公交車的老師傅常帶塑料杯,很不好的習慣。
這種感覺,是你對中國喝茶人的印象呢?其實這樣喝茶法危害是不小的,我們常勸導不要這樣喝茶。
其實泡過七泡后的茶,營養(yǎng)成份已經(jīng)泡出95%以上。而茶葉長時間的泡在水里,浸泡時間一長,茶葉本身含有的一些有害人體的物質(zhì)會被泡出來,會影響身體健康。
喝茶不醒茶
醒茶,是專業(yè)的茶藝術語。通俗說法,就是茶葉經(jīng)陳放或冷藏、冷凍保存后,茶性會沉睡。通過加溫醒茶,讓茶吸收天地人氣,重新煥發(fā)出茶葉的本質(zhì)。
熱杯,把茶置入并輕搖,讓茶初醒。加水的時候,比較耐泡的茶用100℃的沸水高沖,讓茶來快速醒茶。
相對嫩度較高的綠茶、白茶、黃茶醒茶方法則不宜用溫度過高的水,85℃——90℃左右就可以達到醒茶的目的。
醒茶對整泡茶很重要,茶葉內(nèi)在品質(zhì)的表現(xiàn)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后面的沖泡有著直接的影響。
如果茶醒不好,難再有好茶喝。醒茶后的第一泡茶水應快進快出,不適宜飲用,應該倒掉。
迷信,喝隔夜茶
老祖宗說過,隔夜茶不要喝,可偏偏茶界卻有傳出,隔夜茶如何好,讓好多人心動,開始喝隔夜茶,真是信息通暢,也不一定是好事。
泡好的茶水長時間放置,茶水中的茶多酚會進一步氧化,使茶水顏色加深。這就是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隔夜放置后會變成紅褐色的原因。
說再白一些,隔夜茶,比長時間浸泡的茶更危險。
更有傳說隔夜茶會致癌,隔夜茶不是變質(zhì),也不會致癌。
不建議喝隔夜茶,是因為長時間浸泡以及會氧化。畢竟茶適合隨泡隨飲。
天天喝生茶、綠茶
普洱茶本來就只有生茶,最近聲名鶴起,特別是古樹生茶,那喝的人多著去。
春天到了,全國一片綠茶,還有白茶的白毫銀針等,味道鮮香,茶湯回甘好,很多人喜歡,也有很多人堅持天天喝。
其實這2種茶都是不發(fā)酵茶,特點是能提神清心、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降火明目。
但不管是綠茶還是生普,哪怕是古樹生普,都是不發(fā)酵,茶性至寒,多飲易傷胃、傷身,應該偶爾喝。
喝這些茶時,可以考慮配以紅茶、黑茶、烏龍茶、鐵觀音等發(fā)酵茶,性溫,更適合天天喝,養(yǎng)生健體。
我就喝一種茶
我只喝xxx,其他茶我不喝,這種土豪哥不少。如果是中性茶,哥你個性我認了。比如烏龍茶、鐵觀音等半發(fā)酵茶。
如果是其他茶,你可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知道你喝茶還考慮養(yǎng)生嗎?
如果考慮,那我只能說,你離養(yǎng)生越來越遠。你的喝茶養(yǎng)生不靠譜。
養(yǎng)生是講時節(jié)的,不同季節(jié),喝不同的茶,甚至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也要喝不同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