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栽植時間,一般來說,北緯40°以南地區(qū), 10月下旬落葉到11月下旬土壤封凍前,以及3月上旬土壤解凍后到4月中旬棗樹萌芽前都可栽植。但從經(jīng)驗來看,棗樹春季栽植更為適宜,受凍率低,成活率高,緩苗期短,當(dāng)年生長勢好。
棗樹栽植時,要保證苗木優(yōu)良,不失水;大穴栽植,基肥要足,深淺適中,栽后灌透(水),水滲覆膜。這樣可以保證棗樹的成活率。
早春棗樹主要工作是要做好樹體管理,萌芽前的施肥、灌水和病蟲害預(yù)防。
樹體管理指要做好整形修剪工作;萌芽前施肥灌水,是為了保證棗樹前期的健壯生長和良好的花芽分化;病蟲害預(yù)防主要做好樹體噴布石硫合劑(3~5波美度),利用農(nóng)業(yè)措施(翻樹盤、刮樹皮等)減少春季的病蟲源,為全年病蟲害綜合防治奠定基礎(chǔ)。
棗樹嫁接育苗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中旬~4月下旬播種為宜。地溫一般要求在15℃以上。地膜覆蓋播種可適當(dāng)提早。嫁接時間從4月上中旬樹液流動后就可以開始,苗圃地嫁接一般也從此時開始,成活率高。
給棗樹施肥和其他果樹一樣,棗樹施肥基肥可采用環(huán)狀溝、放射溝、條溝等施肥方法;追肥可采用穴狀施肥、條溝施肥、全園撒施、沖施等方法。
基肥一年施用1次,一般在采果前后秋施基肥。使用量一般品種按斤果斤肥施用,比如畝產(chǎn)1500千克的棗園,年施基肥量1500千克。近年來,冬棗等鮮棗品種基肥施用量普遍提高,每畝施肥量達到4~6方,增產(chǎn)效果顯著。
追肥可分3次施用,分別在萌芽期、花前和果實發(fā)育期追施,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集中1~2次追施。施肥種類可以是尿素等氮肥、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等復(fù)合肥,使用量幼樹株施0.2~0.4千克,結(jié)果樹株施0.5~1.0千克,隨樹齡增長和產(chǎn)量提高逐年增加。
棗樹上要使用的葉面肥料種類很多,一般作物用的葉面肥,棗樹也適用。除一般的大量元素肥料,如速溶性氮、磷、鉀及其復(fù)合肥料外,礦質(zhì)微肥、氨基酸肥料、腐殖酸肥料等都可作為葉肥噴施。常用的葉肥有尿素、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硼酸鈉、硫酸鋅、硝酸稀土、氨基酸高鈣等。
葉面噴肥應(yīng)注意的問題,葉面肥料一定要掌握適宜的噴施濃度,不能濃度過高,引起肥害。噴肥時,不要只噴葉片正面,葉背面氣孔多,具有松散的海面組織,有利于吸收和滲透,因此要把葉背面噴勻。葉面噴肥最適溫度為18~25℃,夏季噴肥一定要避過中午氣溫最高的時段,在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后噴施,既保持肥效,又保證安全。
棗樹需水關(guān)鍵期為萌芽期、花期和果實發(fā)育期。一般隨施肥隨灌水,生產(chǎn)中還要視降雨情況和土壤墑情決定是否灌水。
花期一般情況下可以不考慮灌水,以保持花期棗園地溫和氣溫的穩(wěn)定,有利于座果。但是,花期氣候干燥、墑情嚴重不足時可以在花前和花期進行小水灌溉,保證土壤和空氣濕度。
棗園覆蓋,覆蓋法是利用各種材料,如作物秸桿、雜草、薄膜、沙礫和淤泥等對樹盤、株間,甚至整個行間進行覆蓋的方法。
覆蓋法可以防止土壤水土流失和侵蝕;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和物理性質(zhì);抑制土壤水分的蒸發(fā);調(diào)節(jié)地表溫度,縮小地溫的日變化和季節(jié)變化幅度;抑制雜草生長;防止返堿;積雪保墑;增加有機質(zhì)含量和有效態(tài)養(yǎng)分;促進棗樹的吸收和生長。但是覆蓋法容易招致鼠害和蟲害;長期覆蓋還容易使根系上浮,在土壤水分急速減少時容易引起干旱。
棗園覆蓋方法
(1)秸桿和雜草覆蓋 在用作物秸桿和雜草覆蓋時,覆蓋厚度一般為10~20厘米。常見的覆蓋方式有:
整年覆蓋 作物秸桿和雜草等覆蓋物經(jīng)過一定時期會逐漸腐爛減少,要不斷補充。
間斷覆蓋 采用作物秸桿和雜草等覆蓋一定時期后,將其埋入土內(nèi),然后再更換新的覆蓋物。
棗園覆草一年四季均可,以夏季(5月份)為好;旱薄地多在20厘米土層溫度達20℃時覆蓋。麥秸、麥糠、雜草、樹葉、作物秸稈和碎柴草均可用于棗園覆草;棗園覆草的數(shù)量,局部覆草每畝1000~1500千克,全園覆草每畝2000~2500千克。生產(chǎn)中多提倡樹盤覆草。覆草厚度為15~20厘米,覆草后在草被上星星點點壓點土,以防風(fēng)刮和火災(zāi)。覆草時注意新鮮的覆蓋物最好經(jīng)過雨季初步腐爛后再用;覆草后不少害蟲棲息草中,應(yīng)注意向草上噴藥,起到集中誘殺效果。也可進行夏覆草、秋翻埋的樹盤(樹畦)覆草,每年5月份進行,蓋至秋施基肥時翻入地下。
(2)地膜覆蓋 覆蓋的方法一般是覆蓋樹冠以下范圍。密植園地膜覆蓋可以整行覆蓋。鮮棗栽培前期可以選用普通地膜或除草膜,后期可以鋪銀色反光膜,提高果實的著色程度和品質(zhì)。棗園覆蓋黑色地膜,有利于防止雜草叢生,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濕度,在無公害生產(chǎn)中有良好的效果。
棗樹的樹形要求就是要滿足對光的需求,具有良好的負載能力。對稀植棗園,樹形可以采用疏散分層形;中密度棗園樹形可以采用疏散分層形、開心形等;密植棗園可以采用開心形、小冠疏層形、柱形、扇形等。還可以采用壁籬形等。
棗樹修剪技術(shù)要點,幼樹期間,主要利用短截、拉枝、目傷(刻芽)等進行整形;進入結(jié)果期后,棗樹修剪主要是解決通風(fēng)透光、調(diào)整枝量的問題,因此修剪方法上主要是抹芽、疏枝、摘心、拉枝等;盛果期后,還要注意枝組的更新,主要手段是回縮,以保持枝勢和樹勢。在修剪時期上,休眠季和生長季修剪同等重要,更要重視夏季的修剪。
防止棗樹果實萎蔫,一方面要加強營養(yǎng)供應(yīng),加大葉面噴肥次數(shù);也可以直接給樹體輸營養(yǎng)液,以減少萎蔫。另一方面可以實施二次開甲,或利用促花王,一定時間內(nèi)緩和果實營養(yǎng)不足狀況。
冬棗早果豐產(chǎn)的主要技術(shù)要點:首先要培養(yǎng)健壯的樹勢;其次要適時抹芽、拉枝和摘心,保留適宜枝量;第三,開甲最好在次級骨干枝上進行,并且當(dāng)年要保留1~3個輔養(yǎng)枝;第四,適時施肥灌水和適量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
棗樹病蟲害防治
棗樹病蟲害主要有棗癭蚊危害。棗癭蚊的雌成蟲產(chǎn)卵于未展開的嫩葉空隙中,幼蟲孵化后,即吸食嫩葉汁液,葉片受刺激后兩邊縱卷,幼蟲藏于其中危害。葉片受害后變?yōu)橥矤?,幼嫩葉會變得色澤紫紅,質(zhì)硬而脆,不久即變黑枯萎,一般以苗圃地苗木、幼樹受害較重。防治方法:
⑴ 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 結(jié)合棗樹冬季深翻樹盤,消滅越冬蟲繭。
⑵ 化學(xué)防治 在越冬成蟲羽化前或老熟幼蟲入土前,進行地面封閉,在樹冠下噴施50%的辛硫磷300倍,噴后淺耙,可殺死出土幼蟲或老熟幼蟲。在幼蟲為害高峰期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均可取得較好防效。
棗樹綠盲椿象危害。該蟲以若蟲危害棗樹幼芽、嫩葉及花蕾。以成蟲、若蟲危害葉片、花蕾、花及果實。被害葉片先出現(xiàn)枯死小點,進而變成不規(guī)則的小洞,俗稱“破葉瘋”。受害花蕾停止發(fā)育而枯落,嚴重時幾乎無花開放。防治方法:
(1)棗樹萌芽前在樹上噴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2)利用黏蟲膠和殺蟲燈殺滅若蟲或成蟲。
(3)4月中下旬棗芽萌動時,樹上噴布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5月上中旬開花前加噴1次。
(4)10月中旬左右,蟲口密度大時,噴藥殺滅成蟲,減少產(chǎn)卵量。
危害棗樹的紅蜘蛛有截形葉螨、二斑葉螨、山楂紅蜘蛛等。各類紅蜘蛛發(fā)生期不同。干旱年份最容易爆發(fā)。防止關(guān)鍵期一般在麥?zhǔn)涨昂蠹?~8月間。
日本龜蠟蚧
人工防治 結(jié)合冬季修剪,人工刮除棗樹低處棗枝上的越冬雌成蟲或剪除蟲量較大的棗枝,并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蟲源。也可在樹體冬季結(jié)冰時,用木棍敲擊樹枝,將越冬雌成蟲連同冰塊一起擊落。
(2)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天敵。棗龜蠟蚧的天敵主要有瓢蟲類和草蛉類捕食性天敵昆蟲及小蜂類和霉菌類寄生性天敵。
(3)化學(xué)防治 根據(jù)蟲情測報,在蟲卵孵化盛期噴施15%蓖麻油酸鹽堿800~1000倍,防治效果好。
棗粉蚧(1)人工除治:結(jié)合冬剪刮樹皮,消滅越冬若蟲。
(2)藥劑防治:第一代若蟲發(fā)生盛期(一般在6月上旬)進行噴藥防治。適宜的農(nóng)藥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提前2天應(yīng)用),苦楝油原油乳劑200倍液等。
(3)利用黏蟲膠輔助殺蟲。
棗瘋病
棗瘋病病原為植原體。病原從地上部樹枝上侵入,主要由昆蟲傳播,也可經(jīng)過嫁接、扦插、根蘗苗等傳播。傳病昆蟲主要有:中華擬菱紋葉蟬、橙帶擬菱紋葉蟬、凹緣菱紋葉蟬、紅小閃葉蟬等。棗瘋病是可以控制的,主要技術(shù)措施有:
(1)選用抗病品種 栽培中選用“星光”等抗病品種作為主栽品種或高接改造病樹。
(2)培育無病苗木 在無棗瘋病的棗園中采取接穗,或者是采用組織培養(yǎng)脫毒,培育無病苗木。
(3)加強檢疫 控制帶菌病苗外運。
(4)提高棗樹管理水平 注重刺吸式口器害蟲,尤其是菱紋葉蟬等棗瘋病媒介昆蟲的防治。
(5)減少病原 徹底刨除重病樹、病根蘗,及時清除病枝。
(6)藥物治療 采用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試驗產(chǎn)品“祛瘋1號”進行樹干輸液,對病樹的治療和康復(fù)效果顯著。
棗銹病
發(fā)生與大氣相對濕度密切相關(guān)。7、8月份降水少于150毫米,發(fā)病就輕;降雨量達250毫米以上時,發(fā)病重;若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時則銹病將大流行。低洼地、水澆地、黏土地的棗林比沙崗地上的棗林發(fā)病早且較重。防治方法有:
(1)加強棗園冬季管理 清除落葉,并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病原菌。
(2)棗樹發(fā)芽前,樹體噴布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3)化學(xué)防治 重病區(qū)7月下旬、8月上旬各噴一次1∶2∶200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25%三唑銅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30%綠得保500~800倍液、12%綠乳銅600~800倍液。輕病區(qū)在8月上旬只噴一次上述任一種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