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植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后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qū)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zhì),以酸性沙質(zhì)壤土為宜,并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于杜鵑正常生長。栽后踏實,澆水。
2.光照與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于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 -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nèi),冬季置于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 -10℃,最低溫度不能低于5℃,否則停止生長。
3.澆水與施肥 栽植和換土后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后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后則應(yīng)盆土干透再澆。合理施肥是養(yǎng)好杜鵑的關(guān)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fā)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nèi)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yīng)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4.整形修剪 蕾期應(yīng)及時摘蕾,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yīng),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5.花期控制 若想春節(jié)見花,可于1月或春節(jié)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nèi)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jié)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于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nèi)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diào)節(jié)花期,隨心所愿,四時開放,另外,花后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jié)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
責任編輯:高佳園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