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茶值得入手嗎?

發(fā)布時間:2023-12-05
在廣大茶蟲心中,中期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市場上對于中期茶的說法很多,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指正常倉儲條件下,存了8到15年左右的普洱茶。
事實上,中期茶是由最初的“陳普”概念轉化而來的,對于中期茶的年限,不同的情況有著不同的判定標準。
“陳普”很難用來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稱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稱為中期茶。還有學者認為,從陳普與中期茶概念相似的角度看來,貯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稱之為中期茶。
關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間,盡管業(yè)界還是見仁見智,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不過可以明確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經(jīng)過多年陳放后,正處于轉化過程中,陳化效果達到較好階段的茶品。
但要統(tǒng)一“左右”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同一茶品放在不同地域其轉化速度是不一樣的,也許在廣東放個三四年轉化就很明顯,而在昆明擺個七八年也許變化還不大。
轉化差異是其中一點,但我們更需要明確的是中期茶其實是一個市場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因此我們定義中期茶更多的是從市場需要出發(fā)。
可以總結出中期茶有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一個是價值的概念,是指介于新茶與老茶之間,陳放10年左右,有一定轉化的茶;另一個是特定的市場概念,其指的是2003~2007年間生產(chǎn)的茶。
2003年到2007年生產(chǎn)的普洱茶被重新包裝,冠以中期茶的名義,從東莞的大倉庫放出,大量投放到市場,以具備一定陳期與品飲價值,加上性價比高的名義,成為了市場最新的熱點。
在2003年以前,普洱茶的產(chǎn)量很少,云南廠家生產(chǎn)的普洱茶在內(nèi)地很少銷售,都是拉到香港去。當時香港的市場情況是,新茶不值錢,要擺個三四年后賣掉才能賺點錢,于是新茶大都入庫,三到四年后再開倉進行大量的銷售。
普洱茶興起之后,在突然釋放的巨大需求之下,產(chǎn)品供不應求,于是從2003年開始,普洱茶“倉儲幾年再賣”的模式被打破,變成直接大量售賣新茶,并且還形成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2003年以前產(chǎn)量非常低的茶品,之后產(chǎn)量才被急劇放大,因此2003年之前的茶品到了現(xiàn)在變成了罕見物,稀罕造成了老茶市場的精品珍貴難求。
2003年之后,新茶越做越多,到了2007年便出現(xiàn)了第一次面臨嚴重的產(chǎn)能過剩問題,這些沒有飲用消耗的茶,就變成了天量庫存,藏在東莞倉和云南的廠家手里,這就是云南中期茶、廣東中期茶概念興起的歷史淵源。
2003~2007年,是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之前生產(chǎn)的茶,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歸入老茶的范疇,除了時間長之外,其最大的賣點是稀缺性。
2008年,普洱茶進入了精益求精、提升茶品質(zhì)量的階段,藏家紛紛壓縮產(chǎn)量,古樹茶等中高端市場也因此被開發(fā)出來,由此新茶市場被再次激活,一直到2014年春天茶價沖高回落,市場難以走貨為止。
2008年之后生產(chǎn)的茶,許多是高品質(zhì)的古樹茶,為陳期不夠的生茶,在普洱茶由投資時代再次轉向日常飲用消費時代之際,這就給中期茶登場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條件。
而2007年前生產(chǎn)的茶,曾經(jīng)因產(chǎn)量大,產(chǎn)品良莠不齊而廣為人詬病,尤其是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上半年的茶,被視為價格虛高但粗制濫造的代名詞,非理性普洱茶年代深度套牢的產(chǎn)物。
但到了2013年以后,大家逐漸發(fā)現(xiàn),這些陳放10年左右的茶,雖然產(chǎn)品良莠不齊,但還是可以從其中淘出大量的高性價比好茶出來的,也不能用老眼光一概排斥。
普洱茶作為一個不斷在投資收藏與品飲消費之間搖擺的農(nóng)產(chǎn)品,從2014年起普洱茶由投資時代再次轉向日常飲用消費時代,老茶太貴,也缺乏辨別真?zhèn)蔚墓αΑ?br>中期茶還是絕佳的投資茶,因為其陳期10年左右,買來收藏幾年,就是老茶了。數(shù)量龐大中期茶的出現(xiàn),喻示著在未來老茶數(shù)量稀少,價格奇高的現(xiàn)象將得到糾正。
都說老茶濕倉茶多,其實也有少量濕倉的中期茶,先驗貨后付款還是非常必要的。
干倉是一個范圍,并不是越干越好。早期在干倉概念還沒有系統(tǒng)化的時候,一些茶商錯誤的認為存放普洱茶的倉庫越干越好。也有茶商直接將茶放到了干燥少雨的大西北,實際上這類茶不但沒有轉化,茶葉因為過于干燥,內(nèi)質(zhì)流失的很快。
這類茶葉沖泡起來寡淡無味,生津回甘不但消失不見,就連中期茶應該具備的潤滑都沒有。
2006年的時候,市面上就還有大量名不副實的“老班章”。很多印有名山古寨標識的中期茶就是普普通通的臺地茶。。
不為表象所騙
所謂表象,包括茶葉條索、顏色、包裝。茶葉條索往往可以看出茶葉品質(zhì)的一二,但切不可夸大茶葉條索的參考價值,條索肥厚但口感單薄的茶有之,條索單薄但茶韻十足的茶亦有之,前者昆侖喝過多次,后者在易武茶王樹身上體現(xiàn)很充分。
顏色的深淺常用來推斷陳期,但往往不確切,人為的操作完全可以讓茶的顏色在短時間內(nèi)變化,但普洱茶的口感將會大大受損,如濕倉。包裝以及年份更是容易作假,在此不再贅述。
茶水相融
想判斷一款茶的價值,最重要是入口感受。茶水相融的對立面是茶水分離,一款中期茶歷經(jīng)十年以上歲月的雕琢,一些物質(zhì)被分解,另一些物質(zhì)被制造,茶在遇到水的那一刻,將會更加貼合,從科學角度講是水浸出物比率大幅度提升,茶分子被分解的更為細致,從茶湯上講會更粘稠,入口更加有浸潤感。
滑潤、清爽
茶湯入口要滑,自然地在口腔和身體的內(nèi)壁附上一層水膜,而后感覺舒爽,或許會有苦澀的刺激,但很快能夠化開,口腔沒有發(fā)干、發(fā)緊、發(fā)麻的不良感受。
醇厚、飽滿、有張力
茶湯入口不寡淡,有厚度,較純正,茶湯在口腔內(nèi)運動時能夠感覺到它的力度,即茶湯與口腔內(nèi)壁相遇時產(chǎn)生圓潤的碰撞。這種感覺要能持續(xù)六泡以上。
茶湯清澈
茶湯清澈反映了一款茶的“定”,一款茶只有在到達平穩(wěn)期后才會表現(xiàn)出這種定,如人的心境。
持續(xù)性
茶的持續(xù)性最能反映茶的綜合指標,一款茶要在以上五條基礎上持續(xù)六泡以上方能達到好茶的要求。
上一個:三分鐘讀懂普洱茶:解讀景洪勐宋茶山普洱茶的特點與價格
下一個:如何盆栽南天竹

瑞士regatron直流電源
三星手機hd是什么意思啊怎么關掉(三星手機hd在哪里關閉)
win10無線投屏到電視機的詳細設置方法視頻(win10無線投屏到電視機的詳細設置方法在哪)
oppo手機刷機模式怎么退出
蘆薈盆栽技術
光肩星天牛危害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的研究
香檳玫瑰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
小米3怎么樣看無線網(wǎng)密碼,怎么查看手機連接的wifi密碼
減小電機啟動電流的主要方式
嘉德利亞蘭秋季管理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