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屬于天南星科、花燭屬、學名:anthurium andraeanum。它的別名又叫花燭、安祖花、臺燈花等。
它起源于中美洲、南美洲的熱帶雨林,生長在陰暗的溝谷中。它是多年生附生常綠草本,株高30-50厘米,節(jié)間短,葉片長圓形,心形、或卵圓形,深綠色,革質(zhì)?;ū扇~腋伸出,佛焰苞片直立開展、革質(zhì),正圓形、卵圓形,顏色有猩紅、大紅、橙黃、粉、紫白等色。肉穗花序無柄、圓柱形,黃白和間。條件適宜時可終年開花、花苞的花期可達兩個多月。
紅掌的品種多,既有適宜做切花的品種,也有適宜做盆栽的品種。因其花期長、顏色多而鮮艷,它是插花的上好材料。又因其耐陰性強,葉色青綠,既可觀花又可觀葉,是室內(nèi)觀賞花卉的好品種。栽培條件和技術(shù)措施
1、溫度
喜曖忌寒,適應溫度在8-40℃,溫度太低產(chǎn)生凍害;溫度太高,生長不良,甚至停止生長和死亡,花、葉變畸形,影響它的觀賞價值。廣東作為地處亞熱帶地區(qū),一年中氣溫低于8℃的時間較短,在低溫的冬季、春初加以保護性栽培(例如:玻璃溫室、塑料大棚等);如果溫度仍低于8℃時,則可進行加溫(一般可采用紅外線燈、曖風機、電爐等)。廣東地區(qū)每年中氣溫高于30℃的時間相對較長,必須作好降溫工作。如果條件許可可在樹下栽培。采用蔭棚栽培時,在炎熱的高溫季節(jié)可采用噴霧降溫,但每次噴霧時間不宜太長,以葉面噴濕為原則。玻璃溫室栽培的除可用抽風機外,可在玻璃頂安裝噴水裝置進行噴霧降溫。
2、水分和空氣濕度
紅掌喜濕怕旱,濕度要求在60%以上。濕度太低有些品種的花容易發(fā)生畸形,如果長期濕度太高(90%)以上花苞易出現(xiàn)斑點,影響花的質(zhì)量。泥土要保持濕潤,但不積水。
廣東地區(qū),春季、夏季、秋初雨水較多,特別是“龍舟水”、“臺風雨”,必須做好防洪措施,以防水浸。栽種地要排水良好,大雨時可能及時排出。下大雨時,蔭棚栽培的最好能用塑料膜加蓋防水沖刷。在干旱和干燥的秋冬天氣,則可噴霧增加濕度,氣溫較低時可在環(huán)境周圍灑水來增加濕度。
澆水:原則上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但不積水。
1、光照
紅掌的適宜光照在15000-20000lux。光線太強會灼傷葉片和花苞,影響它們的光澤度,從而影響觀賞價值。
為滿足紅掌生長的光線要求,一般采用遮光網(wǎng)進行遮光。在光線較強的春末、夏季、秋季,條件許可的話可采用雙層遮光網(wǎng),第一層采用60%遮光網(wǎng)為固定網(wǎng),第二層用50%遮光網(wǎng)做活動網(wǎng),光線太強時加蓋第二層。如果只用單層網(wǎng)的可采用75-85%的光遮網(wǎng)。
2、栽培基質(zhì)
栽培基質(zhì)要求疏松,保肥能力強、既保濕又不積水,ph值要求在5.5-6.5之間,ec值在0.8-1.2之間。
以泥炭土為主要原料配成的基質(zhì)較適合紅掌的生長。
適合苗期的基質(zhì):漚熟的椰糠、碎泥炭、珍珠巖、河沙以3∶4∶2∶1混合使用。
盆栽紅掌基質(zhì):用中粗粒泥炭土、珍珠巖、河沙以8∶1∶1混合,加少量的有機肥和無機肥拌均勻后消毒。
如果是地栽,則底層放30厘米厚粗泥炭,上層放20厘米厚的盆栽基質(zhì)。
3、肥料
紅掌忌濃肥,追肥一般以液肥為主,生長期間不宜追施顆粒肥,特別是易溶化的無機肥。液肥以n、p、k為主加入少量的微量元素。苗期n肥可偏高,開花期n、p、k則要平衡。追肥液濃肥度ec值1.5以下。炎熱天氣最好在下午五點后施肥,冬天一般在上午施用,苗期2-3天噴施一次,大苗可3天淋肥一次。用滴灌則每天可一次。
4、種植方法
苗期一般采用平底淺筐來育苗,土層不宜太厚,5厘米左右即可。種植時不宜種得太深,生長點不能埋住。移栽宜在氣溫20-25℃的條件進行,炎熱的天氣會大大降低成活率。移栽后一般可全蔭幾天。
5、病蟲害及防治
常見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主要為害根部、根莖部位。常見的蟲害有蝶類、蛾類、毛蟲等,主要為害葉片和苞片。
種植前基質(zhì)消毒,一般可用甲醛(每立方米基質(zhì)用40%的甲醛400毫升,噴霧,塑料膜蓋住兩天后攤開,半個月后可使用)。
種植后每隔15天噴一次殺菌劑。常用的殺菌劑有:多菌靈、百菌清、瑞毒霉等。蟲害多的春、夏季、10天噴一次殺菌劑。其它時候可每月一次。常用的殺蟲劑有:氧化樂果,敵敵畏,速撲殺,速滅殺酊等。
6、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分株、扦插、組織培養(yǎng)。
7、其它的技術(shù)措施
如果是切花品種,必須注意留葉,產(chǎn)花期每株留葉3-4片,采花時間宜在花蕊穗僅剩三份之一未白時采收。采收時用刀片在離莖部2-3厘米處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