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服

發(fā)布時間:2023-12-04
飛行服的基本認識飛行服是飛行員在執(zhí)行飛行任務時穿著的軍服,是保證飛行人員在飛行中,特別是在高空低氣壓、缺氧等情況下能正常工作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裝備。主要包括:頭盔、頭(圍)巾、風鏡、外上衣、褲子、皮靴、手套和毛衣褲、襯衣褲等。
按穿用季節(jié),飛行服分為春秋季、夏季和冬季飛行服。通常上衣為夾克式,下衣為馬褲式。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兵冬季飛行服的面料是羊皮革,夏季飛行服外衣通常采用薄布料,具有防寒、防風、保暖性、透濕透氣性和輕便的特點。飛行服的顏色國外空軍飛行服的顏色一般為綠色,還有沙漠黃,用于在沙漠環(huán)境下穿著,都屬于保護色,在飛行員被擊落后能起到偽裝作用。pla現(xiàn)役飛行服是非常美麗的海藍色。剛引進蘇27時裝備過類似海洋迷彩的飛行服,后來被藍色飛行服替代。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是橘紅色飛行服。飛行服的基本樣式在外國軍隊中,美軍的飛行服比較有代表性,為整體式,前部為拉鏈開口,腰部與袖口有搭伴式松緊帶,褲腳底部有拉鏈。衣服上共有 8個用拉鏈開合的口袋,胸部兩個,大腿前兩個,小腿前兩個,左臂 1個,左大腿內(nèi)側(cè) 1個,供裝帶飛行中和跳傘后必備的生活用品。
目前各國軍隊的飛行服均采用尼龍貼扣而沒有紐扣,是總結(jié)了50年代初西歐某國在一次陸??杖娧萘晻r,一名技術(shù)高超的飛行員因一粒紐扣掉進儀器中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而改革的。飛行服作為飛行人員在空中執(zhí)勤時著用的制式工作服,其種類包括抗荷服、高空代償服、調(diào)溫服、跳傘服、通風服、液冷服等。飛行服的發(fā)展史早在1933年,英國人就研制出第一代高空加壓服。第一個試制并大膽試用飛行服的,是美國人威萊·柏斯特。
1934年10月,各國飛行好手都聚集在倫敦,參加從倫敦飛往墨爾本的國際飛行大賽。柏斯特為了在這次大賽中奪標,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早在1931年,他在自己的飛行實踐中認識到,飛機飛得越高,就能飛得越快,但要在平流層中飛行,飛行員得穿戴特殊的服裝和帽子,起御寒、供氧、防震及加壓的作用。
1934年6月,柏斯特請了一位名叫古德里奇的工程師用降落傘的帆布特制了一件密封的衣服,用鉛制了一頂盔帽,花費了75美元。但當柏斯特穿著這件衣服到減壓室試驗時,剛一打氣衣服就崩破了,腰部裂開一條縫,世界上第一件飛行服就此告終。
7月底,第二件飛行服趕制完畢,立即進行試驗,柏斯特穿上它汗流浹背,只好脫下。 制作第三件飛行服時,古德里奇的好友考列里想出了一個妙法。他把飛行服分成二層,內(nèi)層用較厚的橡皮袋制成,充氣后能對人的身體施加一定壓力;外層用一般帆布制成衣服模樣,以限止充氣后橡皮袋的形狀。8月,柏斯特穿著這件飛行服上天去兜了一圈,使它成了真正上天的第一件飛行服。
其后,美國、蘇聯(lián)、法國、德國等先后制成高空代償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和戰(zhàn)后,一些國家又研制了不同型別的高空代償服和抗荷服。到20世紀80年代,一些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研制和裝備了結(jié)構(gòu)輕便、氣密性和強度好、使用方便的飛行服。
中國人民解放軍于60年代研制和裝備了高空代償服、抗荷服,并研制出通風服,以后又陸續(xù)研制出多種系列新型號,1982年研制出液冷服,更新了部隊裝備。為適應航空器的發(fā)展,飛行服將趨向于一服多功能、多用途,并向結(jié)構(gòu)簡化輕便、穿著舒適、使用方便、熱負荷小的方向發(fā)展?,F(xiàn)代飛行服——人類飛行的翅膀能像鳥兒那樣張開雙翅在空中自由地翱翔是人類的夢想,自從人類發(fā)明了熱氣球、飛艇、降落傘、滑翔機和飛機這些飛行工具以后,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人類飛行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現(xiàn)實是,大部分情況下,是人們在駕駛飛行器,而不是在自己飛,而庫斯馬和派克尼克發(fā)明的“飛行服”像是給穿著它的人插上了一對翅膀,當他們在空中張開飛行翼時,他們體會到了什么才叫做人類自己的飛行。
這種飛行服是由高空飛行愛好者庫斯馬和他的克羅地亞籍搭檔派克尼克共同發(fā)明的,它能夠使穿著者的體表面積增加1倍,將他們從高空自由降落的速度減小到正常情況的1/3——55公里/小時,通常情況下,這種速度可以達到195公里/小時。
此外,它還可以使穿著者在水平方向上的飛行速度達到128公里/小時,這一速度甚至超過了小型飛機的飛行速度。穿著這種飛行服的人在高空落下時雖然不能夠保持飛行時的高度,但他們在打開降落傘前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可以達到3~5公里,因此,感覺上如同在飛。
以血獻祭——他們要做飛行人
1998年,庫斯馬和派克尼克穿著他們自己設計的飛行服,從意大利的阿克峰上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在這之前他們都是base跳(使用降落傘從高層建筑、電視塔、高架橋和懸崖上跳下,在一定高度打開降落傘自由降落的運動)的發(fā)燒友。派克尼克從小就是飛行迷,在孩提時,他就自己設計了一個降落傘,并讓家里養(yǎng)的寵物鼠穿著自己的小發(fā)明從6樓降落,長大后,派克尼克加入克羅地亞國家跳傘隊,而那時他研制先進降落傘的熱情還十分高漲。
普通base跳愛好者從阿克峰跳下后,能夠堅持11秒左右再打開他們的降落傘,但是,庫斯馬和派克尼克并不想只做一個普通的愛好者,他們要像帕特里克·迪·卡亞頓那樣做空中飛行,做一個“飛行人”。1997年,卡亞頓憑借自己制造的飛行服創(chuàng)造了高空飛行的新紀錄,他從阿克峰上跳下后27秒才打開降落傘。
降落傘不是翅膀
這種希望完全依靠人體自身的力量像鳥兒一樣在空中飛行的念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19世紀初,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人們認為人類在空中翱翔的時代到來了,但是,也有很多人一直認為,借助飛行工具進行的飛行并沒有完成人類飛行的夢想,這些情況下是滑翔機或者飛機在飛,而人不過是這些工具的駕駛者;所謂人類真正的飛行,應該是像鳥類那樣能夠拍動翅膀,自由地控制飛行的方向與路線,以及選擇降落的地點。
人類有了“第一對翅膀”是因為降落傘的原因。早期從事跳傘的人,從來不敢在空中做長時間的停留再打開降落傘,因為跳傘員的身體可能上下顛倒,傘在這時就可能纏繞成一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跳傘員發(fā)明了早期的“飛行服”,這種裝置如同給跳傘人插上了一對翅膀,可以使他們擺脫降落傘打開之前身體翻滾的狀態(tài)。
不過,比較完善的飛行服是法國人萊昂·瓦倫蒂設計的,他根據(jù)蝙蝠翅膀的原理為自己設計出了一套飛行服,它有堅固的支架,所以可以做得很大,但不幸的是,瓦倫蒂在1956年進行飛行試驗時,其龐大的飛行翼撞到飛機,瓦倫蒂則因備用降落傘被飛行翼纏繞住打不開而不幸罹難。
那個時代還沒有堅固的合成材料出現(xiàn),飛行服的材料主要是不太結(jié)實的紡織品,因此,飛行翼需要有木棒或者金屬骨架來支撐,而這種情況通常導致兩種后果:要么是飛行服可以飛得很好,但是使穿著者者陷入瘋狂翻滾的狀態(tài),要么是打開降落傘的繩索位置設計不合理而被飛行翼的骨架所纏繞而無法打開。
現(xiàn)代飛行服的奠基人
現(xiàn)代飛行服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才出現(xiàn),為此貢獻最大的就是帕特里克·迪·卡亞頓??▉嗩D的飛行服采用的是雙層降落傘布,這種合成材料非常結(jié)實,因此無須使用木制或金屬骨架,而在飛行的過程中,飛行翼的雙層材料中間被空氣填充,因此會變得更加牢固??▉嗩D靠著這種新玩意兒做過多次高空飛行試驗,而其他base跳愛好者都為卡亞頓的勇氣所折服。卡亞頓的朋友肯特就說:“當你看著他從飛機或者山峰上一躍而下并張開雙臂伸展翅膀的時候,你不得不說,這種冒險換了別人做不了。”
不過,畢竟人不是鳥,總有很多事情是你在空中不能應付的。1998年4月,卡亞頓在美國夏威夷進行新改進的飛行服試飛時,降落傘竟被纏住而無法打開,卡亞頓則以195公里的時速沖到了地面。
生死抉擇——雙臂張開的角度
1998年8月,當庫斯馬和派克尼克站在阿克峰頂上準備像卡亞頓那樣飛一次時,他們對卡亞頓罹難的原因已經(jīng)很熟悉了,他們也十分清楚這項冒險運動的死亡率達到96%。然而,這些都阻止不了他們完成自己的飛行之夢的沖動。而更為瘋狂的是,他們決定飛行成功后開辦自己的飛行人公司,專門生產(chǎn)飛行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庫斯馬和派克尼克還根據(jù)瓦倫蒂的著作《飛行人》把自己的飛行服公司取名為“飛行人”。不過,他們設計出的飛行服不但要讓專業(yè)和業(yè)余的跳傘愛好者適合使用,還要能夠滿足普通大眾使用的需要。庫斯馬曾試圖借鑒卡亞頓的經(jīng)驗,但卡亞頓遺產(chǎn)的繼承人拒絕了他們的請求,庫斯馬和派克尼克不得不自己動手重新設計出一套自己的飛行服。
飛行服的基本原理
飛行服的原理很簡單:在雙臂和臀部之間以及雙腿之間安裝雙層飛行翼布,分別為前翼和后翼。前后翼上均開有透氣孔,前翼的透氣孔開在腋窩處,而后翼的透氣孔則開在臀部下方。透氣孔的作用是使前后翼在飛行時充滿氣體,這樣飛行翼就能充分舒展,而氣體在排出飛行翼時,方向被轉(zhuǎn)變?yōu)橄蛳?,這樣就能增加飛行時的升力。
決定飛行服在飛行過程中能夠產(chǎn)生多大升力,關鍵因素是雙臂在飛行過程中能夠展開的角度。角度越大——雙臂抬得越高——飛行人的體表面積就越大,產(chǎn)生的升力也就越大;不過,飛行翼展開的越大,飛行人就要費更多力氣來控制它,而到了一定程度,飛行翼產(chǎn)生的升力會太大而超過飛行人能夠控制的范圍。庫斯馬和派克尼克在對飛行服進行了多次改進之后,最終把前翼的最大張角設定在78度,后翼的最大張角設定在35度。
兩套革新式救生設計
雖然,沒有硬質(zhì)骨架的支撐使降落傘在打開時不會遇到什么大的麻煩,庫斯馬和派克尼克還是對降落傘的打開方式進行了精心改進。為了保證飛行過程中的安全,除了飛行人背部的降落傘,庫斯馬還在胸部設計了一個備用傘。而在飛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使飛行翼脫落而不影響到降落傘控制。為了達到這一功能,庫斯馬和派克尼克設計出兩套拋棄飛行翼的方式。第一套是為前翼安裝了拉鏈式構(gòu)造,飛行人在打開降落傘后可以拉開拉鏈,這樣他們的雙臂就能夠自由行動,控制降落傘的滑行。
而第二套的效率更高,通過尼龍繩將前翼與飛行服臀部的索套連結(jié)起來,尼龍繩的末端打成活扣,一旦需要,只要拉動活扣,前翼的下部就能與飛行服分離,雙臂就可以自由活動。庫斯馬對這一設計十分滿意:“這種革命性的設計使我們的產(chǎn)品能夠最終走向大眾化,因為在飛行中,你可以隨時解除飛行翼變成普通的跳傘員。”
飛行服的構(gòu)造
早期的飛行服與殺人機器無異,瓦倫蒂的不幸并不是個案,從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30多年里,一共有75人熱衷于飛行服的試驗,其中72人為此貢獻出了生命。而伯德曼飛行服采用了革新的設計,經(jīng)美國跳傘聯(lián)合會鑒定后認為安全可靠,特批準其可以進行銷售。
1.前翼解除拉鏈
一旦飛行人打開主降落傘,他必須能將雙臂伸到頭頂?shù)奈恢萌タ刂平德鋫?,這時他只要把這個位置的拉鏈拉開就能使胳膊自由移動。
2.一體化降落傘
降落傘與飛行服之間進行了一體化設計:肩帶在飛行服外,腿帶則在其大腿上方里面,這樣的設計保證降落傘與飛行翼之間不會彼此干擾。
3.腋窩與臀部進氣口
由網(wǎng)格覆蓋著的進氣口可以使空氣充滿整個飛行服,使飛行翼呈現(xiàn)與機翼類似的立體結(jié)構(gòu),增加受力程度及提高升力。
4.后翼解除拉鏈
此拉鏈在足踝與大腿之間,飛行人在打開降落傘后可以拉開此拉鏈,使雙腿解放出來,便于著陸。
5.緊急解救裝置
此處的飛行前翼與一根繩子相連接,飛行人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把這根繩子抽出來,解除飛行翼,將雙臂釋放出來。
追隨者眾——三年售出上千套
這種設計的可靠性,經(jīng)過1300次飛行試驗得以證明。1999年,庫斯馬進行第一次試驗時并沒有多少信心,他要從4200米的高空跳下。為了互相壯膽,庫斯馬后來的女朋友以及派克尼克和庫斯馬3人一同做了第一次試驗。在此之前,他們也曾試過在風洞中進行試驗,不過,站立狀態(tài)下進行的試驗會把試驗人吹到墻壁上,他們不得已還是選擇老路子,從飛機上跳下。庫斯馬回憶時毫不掩飾自己當時的恐懼,在試驗成功之前,庫斯馬認為自己生還的幾率不過是50%?!安贿^,當我們3個一同跳下飛機的那一刻,”庫斯馬回憶說,“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你不可能想到恐懼,你所看到的是你在云叢中飛行,你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白云上,而當我們降落后,你就感覺自己是從閃電中降生出來一樣,這時,我想讓每一個高空跳愛好者都有這種經(jīng)歷?!?
上一個:手機開不能開機怎么回事,手機開不了機是怎么回事
下一個:小米2S怎么調(diào)靈敏度,小米2s的感應器設置在哪

手機u盤哪個牌子好,十大耐用u盤排名
厚聲201007F8203T4E電阻
自吸泵泵心公司壓力表產(chǎn)品選購指南
oppo在哪里恢復出廠設置,恢復廠家出廠設置在哪里oppo
如何從外觀識別苗木的健康狀況
什么叫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
一圖讀懂電容的充放電原理
三星s7930v4g怎么設置,三星I95003G網(wǎng)絡如何設置
macbookpro m1對比macbook pro(macbook m1和pro)
選購電機馬達應注意哪些問題?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