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胺 :[àn] [ㄢˋ]
鄭碼:qwzm,u:80fa,gbk:b0b7
五筆:epv
筆畫數(shù):10,部首:月,筆順編號:3511445531
參考詞匯:
amic amine
氨分子中的氫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類按照氫被取代的數(shù)目,依次分為一級胺(伯胺)rnh2、二級胺(仲胺)r2nh、三級胺(叔胺)r3n、四級銨鹽(季銨鹽)r4n+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異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銨(ch3ch2ch2ch2)4n+br-。性質(zhì)胺具有堿性,在氣相條件下氨比任何一種甲胺的堿性都弱得多,但在溶液中其堿性與三甲胺相近,一甲胺和二甲胺的堿性較三甲胺約強10倍。低級的胺是氣體或易揮發(fā)的液體,氣味與氨相似,有的有魚腥味(魚的腥味其實就主要來自三甲胺);高級的胺為固體 ;芳香胺多為高沸點的液體或低熔點的固體,具有特殊的氣味。胺與酸作用易成鹽。在許多有機反應中,常把胺作為親核試劑使用。其反應活性通常隨堿性的強弱而異,取代基的大小對反應活性的影響較大,位阻較大的胺反應活性降低,例如二異丙基乙基胺已完全不能與鹵代烷發(fā)生作用。此外,芳香胺的重氮化反應也是重要的有機反應之一。制法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shù)是由氨基酸脫羧生成的。例如:
工業(yè)制備胺類的方法多是由氨與醇或鹵代烷反應制得,產(chǎn)物為各級胺的混合物,分餾后得到純品。由醛 、酮在氨存在下催化還原也可得到相應的胺。工業(yè)上也常由硝基化合物、腈、酰胺或含氮雜環(huán)化合物催化還原制取胺類化合物。例如:應用胺的用途很廣。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染料工業(yè)就是以苯胺為基礎的。有些胺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對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聯(lián)苯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