檫樹為我國特產,是南方紅壤及黃壤山區(qū)優(yōu)良的速生用材樹種,樹形端正優(yōu)美,秋葉橙紅色,可作觀賞樹。通常采用播種育苗,也可分根繁殖。
圃地要選擇高燥,土層深厚,富有腐殖質,排水和通氣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忌粘重土及排水不良。一般采用春播,幼苗畏霜害,不宜秋播和春季播種過早,各地應根據當?shù)赝硭Y束期具體確定播種期。采用開溝條播,條距20-25厘米,每米長播種50-70粒,每畝用量3-3.5公斤。覆土厚1.5-2厘米,為了保持床面濕潤,播后應加蓋覆草。檫樹種子休眠期長,發(fā)芽很不整齊,播種前須進行催芽o可用堿水洗去種皮表面的蠟質后,將種子與砂混合或層積催芽一個月。采用窯內砂藏的種子則不必另行催芽。
播種后約一個月平均氣溫達到18℃左右開始發(fā)芽出土,及時揭草。5月下旬至6月上旬,苗高10-15厘米時開始間苗。檫樹苗木根系要求土壤濕潤而疏松通氣,在板結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松土和除草能顯著地促進苗木生長,在生長初期更應加強管理,待苗行郁閉后,松土次數(shù)可適當減少。除草松土時勿損傷苗莖,否則高溫季節(jié)易受日灼危害和感染病害。檫樹苗木最忌圃地積水,常因圃地土壤濕度過大,通氣不良而使苗木根部腐爛,因此在多雨季節(jié)要做好圃地排水工作。苗木前期生長稍慢,7月上旬開始到8月下旬是生長旺盛期,苗高和地徑的生長量分別占全年總生長量的65%和48%左右,晝夜平均高生長2厘米左右,這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時期,要加強撫育措施。9月中旬生長速度開始下降。追肥宜在7月中旬以前進行,后期多施鉀肥,促進苗梢木質化并形成穩(wěn)定頂芽,以免越冬時受凍害。一年生苗高應控制在70-80厘米左右,地徑1厘米以上,以粗壯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