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舌頭上藏著一幅味覺地圖,舌尖是品嘗甜味,舌尖兩側(cè)是品嘗咸味,舌根兩側(cè)是品嘗酸味,舌根是品嘗苦味。
小時候最喜歡有人來家里玩,因為可以有糖吃,因為當時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不好,物質(zhì)相對的匱乏,有糖吃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當把糖含在嘴里,就好像是得到親人的疼愛一樣,心里甜滋滋的,非常開心。慢慢地味覺上的甜用來表達生活中遇到開心的事。
小時候也不喜歡吃苦瓜,更不喜歡吃藥,因為舌體兩側(cè)都覺得它們太苦了。長大一點之后,才慢慢學著接受苦瓜的苦,閉著眼睛一口咽下苦的藥。倉央嘉措說,世上的事情,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誰在它面前都躲不掉,它或早或晚都在時間長廊的某個階段里等著你。親人的離世,那滋味是苦的,或悔恨或遺憾。在它還沒有到來之前要如何學會接受,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功課。
我們平時喝茶的時候,嘗到的甜味是舌尖上反映出來,嘗到的苦味是舌根反映出來的。人生不僅可以得到甜味,還要學會接受苦味,更要懂得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領(lǐng)悟并接受生活中遇到的或風花雪月、或云淡風輕、或繁花似錦、或狂風暴雨。
從身體自身器官的味覺上開始學起,辨別甜、識別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