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杜鵑水分管理比較重要,一般以濕潤偏濕為主,不能過干,以免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平時澆水要求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北方如用地下水要經(jīng)降鹽或酸化理。比利時杜鵑花生長適宜溫度在15-30℃之間,日夜溫差103v左右,環(huán)境濕度600h,以上,生理極端最低溫可耐-3℃低溫(自然越冬)和短期40cc高溫,但長期溫度過高或過低,或溫差太小對生長都不利。
比利時杜鵑適宜偏酸性(ph4.5-6)、疏松、保水、透氣的土質(zhì),如泥炭、松針土、腐殖土、腐鋸末、廢菇料、紅沙土、沙性山土等,如酸度不足,可用適量硫酸亞鐵調(diào)節(jié)。
比利時杜鵑在春末至初秋需要50%-70%的遮光處理,冬天溫棚可不遮光并保持夜間溫度在3℃以上。江南地區(qū)采用雙層拱棚掇蓋;南方溫暖處可單層栩過冬,偶爾寒流仍要注意防凍害;北方多采用日光溫室和加溫溫室,冬、春季棚室內(nèi)要注意通風(fēng)換氣,使栩室內(nèi)溫度不超過32'c.
比利時杜鵑水分管理比較重要,一般以濕潤偏濕為主,不能過干,以免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平時澆水要求中性或偏酸性的地表水。北方如用地下水要經(jīng)降鹽或酸化理。
比利時杜鵑盆栽用盆可選用塑料盆、育苗缽、泥盆,種前可在基質(zhì)中加人漚過的餅肥1%-3%,或含氮高的長效緩釋肥0.5%。平常追肥以氮肥為主(錢態(tài)氮),一般用生餅或漚過的干餅5克l盆(15-20厘米直徑的花盆)和0.1%尿素溶液,花芽分化期用0.1%尿素加0.19'0磷酸二氫鉀每15-20天追施一次,如發(fā)生新梢黃化缺鐵癥,可用0.2%硫酸亞鐵每周澆施一次,直到恢復(f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