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菊的產地分布,形態(tài)特征,生長習性,繁殖培育,景觀用途
發(fā)布時間:2025-03-08
·名稱:荷蘭菊
·別名:老媽散
拉丁名:aster novi-belgii
·科名:菊科
·屬名:紫菀屬
產地分布:原產歐洲及北美。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50-150cm。葉片橢圓形至線狀披針形,近全緣,基部稍抱莖。頭狀花序或傘房狀排列,徑約2.5cm,花藍紫色,園藝品種還有白色及桃紅等色,花期6-10月。瘦果有冠毛。
生長習性:耐寒,喜肥沃疏松的土壤。
繁殖培育:播種、扦插、分株繁殖均可。播種繁殖于春季進行,發(fā)芽適溫15℃,2周可出苗。扦插繁殖在4-5月進行。分株繁殖在春季斷霜后或秋季花后均可進行,一般每三年可分株一次。定植距50cm左右,其他與一般宿根花卉相同。
景觀用途:可布置于花壇、花境,也可作盆栽觀賞或作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