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的土壤類型主要有赤紅壤、紅壤、磚紅壤、黃壤、黃棕壤及紫色土。其中,大葉種茶樹生長區(qū)以赤紅壤和紅壤為主,并具有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含量高等特點。
赤紅壤分布在海拔800米~1500米的低山地帶或中低山盆地丘陵區(qū),面積1752.11萬畝,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59.3%,是州內(nèi)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主要分布在易武、象明、瑤區(qū)、勐侖、尚勇、西定、巴達、布朗山、格朗河、勐宋、基諾、勐養(yǎng)等鄉(xiāng)鎮(zhèn),主要植被有山毛櫸科、山茶科、樟科、木蘭科、薔薇科等。
紅壤分布在海拔1500米~2000米的山地,共246萬畝,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8.3%,主要分布在勐宋、布朗山、格朗河、西定、巴達、勐海、勐旺、小街、勐龍、易武、象明、瑤區(qū)、勐侖等鄉(xiāng)鎮(zhèn),主要植被為針葉林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利于動植物的生長繁衍,所以西雙版納素有“動植物王國”和“物種基因庫”的美譽。在近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長著高等種子植物5000多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種類的12%,占云南植物總數(shù)的33%。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3.6%,居全國各地州首位。境內(nèi)設(shè)有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面積360多萬畝,占全州總面積的12.2%,主要變化熱帶、亞熱帶森林系統(tǒng)以及珍稀動植物資源。
《普洱茶文化》陳紅偉,張俊.著【連載】—》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