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一個外國人多于本國人的國。你在科威特的大街上碰不到阿拉伯人,就算碰到也未必是科威特人。這個國家的公交車大多是宇通客車,受眾主要是外國人,包括公交車的工作人員在內(nèi)都是外國人。開出租的主要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埃及人。為啥有這么多外國人為科威特服務(wù)?說白了就使這個國家人少錢還多。
科威特國土面積不大,科威特國土面積17818平方千米。位于霍爾木茲海峽中心位置。歷史上伊拉克要吞并科威特,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科威特有石油。中東地區(qū)的地下石油分布呈漏斗形,而科威特位于漏斗的最中心,這就意味著,周圍的石油都抽干了,科威特還有最后一滴石油。別看面積小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就靠這這種戰(zhàn)略位置科威特賺取了大量外匯。要論軍事勢力,政治勢力科威特絕對不行,擔(dān)人家有東西,而且時是大家都需要的東西。
這是科威特本國的地圖,走個程序,介紹一下科威特的基本情況??仆厝Q科威特國,首都就叫科威特城,人口404萬,科威特人占31.9%,其余的都是非科威特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但通用英語。多數(shù)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很簡單,是真的沒啥。那歷史上的科威特呢?這么說吧!也很簡單。
公元7世紀(jì)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756年建立科威特酋長國。1871年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1899年英國成為科威特的宗主國,1939年淪為英國的保護(hù)國。1961年宣布獨立。1990年被伊拉克吞并。1991年2月26日復(fù)國。這就是科威特的歷史,真的沒啥,自古以來就是其他國家的一部分,因為實在是太小了,翻不起來。
最清晰的湊合看吧??仆匚挥趤喼尬鞑堪⒗雿u東北部,波斯灣西北岸,西、北與伊拉克為鄰,南部與沙特阿拉伯交界,東瀕波斯灣,同伊朗隔海相望。水域面積562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90公里。全境為一波狀起伏的荒漠,西南部的杜卜迪伯高平原海拔275米,為全國地勢最高的地方。北部有山地,西部有萊亞哈丘陵。東北部為沖積平原,其余為沙漠平原,一些丘陵穿插其間。地勢西高東低。無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下水資源豐富,但淡水極少,飲水主要來自伊拉克及淡化海水。有布比延、法拉卡等9個島嶼。屬熱帶沙漠型氣候。夏季漫長,常刮西風(fēng),干燥,氣溫45℃,最高52℃,瀝青路面80℃;紫外線、紫外線b和紅外線水平60%。冬季短暫,最低氣溫可低至0℃,常刮南風(fēng),降雨量108毫米。春夏季多見沙塵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