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色、香、味、形受到很多人的談論,茶葉科技人士更是以化學的方式分析得非常透徹。我們曾從形象的差異,藉助各種圖像來比較各類茶的不同風格;在此,我們要從人文面,提出茶葉先天就具有的一種特殊性格,那就是它的苦澀味。另外還有一種獨特性格是要另外找時間說的「空寂」境界。
喝茶,一般人喜歡它的香、喜歡它的甘、喜歡不同茶葉的獨特風味;如果說到苦,都說它是先苦后甘,以苦味消退后,甘味顯露的現(xiàn)象激勵人們辛勤工作以求得甜美的成果。但是苦、澀一直是茶葉很重要的成分與滋味,茶的各種香、味與特質(zhì)都建構在這個基礎之上,只是有些茶因為品種、制法的關系,苦味或澀感會顯得特別的重或特別的輕。也就是這樣的香、味結(jié)構,茶湯讓人喝來不覺得膩,而且可以持續(xù)一輩子,甚至隨著年歲的增長,更加深刻體會它的風骨。
茶的香是光彩、艷麗的,茶的甘是誘惑迷人的,但是自古人們就未曾將茶歸屬于華麗的飲料,因為苦澀的味道與其進入體內(nèi)以后產(chǎn)生的效應將亮麗的一面壓制了下來,而且發(fā)揮了統(tǒng)合的力量,使得茶自古就被認定為精儉、空寂、清和之物。這個苦、澀基調(diào)尚能相互激蕩,擴大其能量至千萬倍,達到為「情」不惜摧毀自己的地步,這個「情」可能是自己的理念,可能是自身的境界。
日本茶人千利休不就為了堅持自己的茶道思想而被迫切腹自殺,緊跟著還有數(shù)位具有同樣理念的茶人以同樣的方式以身相殉。中國唐朝七碗茶詩的作者盧仝也因太有自己的主張而在一次政爭中被殺。飲茶好像不曾被列為「飲酒作樂」的范疇,茶人們喝得很冷靜、喝得很有個性,也喝得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