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茶是廣西桂北地區(qū)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在廣西的三江、融水、龍勝、恭城、富川、鐘山等地的侗、苗、瑤、壯、漢等民族都有吃油茶的習俗,其中以侗族最具代表性,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一個民族風情旅游項目。油茶一般在正餐之前或餐后食用,每日二至三次。他們用自產(chǎn)的糯米、茶油、茶葉,制成甘甜清香的油茶,飲用后可以提神醒腦,煥發(fā)精神,消除疲勞,而且還有祛寒暖胃、治療感冒、腹瀉的功效。侗族人每當客人來到,必定熱情地用打油茶的習俗來接待。侗家打油茶非常講究。做法是:先將糯米蒸成飯,涼干備用。打油茶時將糯米炸成香甜爽脆的米花,然后把茶葉、茶油、生姜、蔥在茶鍋里混炒片刻,加水煮開,過濾之后即成茶水,再加進炒好的米花、黃豆、花生或者豬肝、瘦肉等配菜,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可口油茶了。在侗家里作客打油茶是很有趣的。主人和客人圍坐在桌邊或鍋臺旁,由主婦動手烹調(diào)、分配和端送,客人可欣賞整個制作過程。第一碗油茶必須端送給座上的長輩和貴賓以表敬意,然后依次端送給其他客人,最后才是自家人。吃油茶是有規(guī)矩的:只能使用一根筷子,各人接到第一碗油茶后,主人說一聲“敬請”才開始吃。吃完由主婦添茶。每人至少吃三碗,否則會被認為對主人的不尊敬。吃了三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