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園灌溉 實踐證明,對于茶樹不僅是“有收無收”在于水,而且在旱季節(jié)的“多收少收”也受制于水。如何根據(jù)茶樹需水量和年土壤有效水量的情況,恰到好處地供給茶樹水分,是茶園灌溉所要討論的問題。
1)灌溉的效果 灌溉是茶葉大幅度增產的一項積極措施。灌溉能增產、提高品質,其原由是因為改善了土壤條件和茶園小氣候的作用。灌溉的增產和提高品質作用亦因改善生態(tài)條件后,生理變化趨向利于物質的積累有關。
2)灌溉水源 設置茶園灌溉系統(tǒng),首先必須解決水源問題。山地茶園應盡可能修建或利用原有山塘、水庫,低丘與平地茶園則應利用附近流經的溪河、渠道或大塘作水源。河渠離茶園較遠時可加設引水渠至茶園附近適當位置,但應注意引水渠盡可能從原有河渠的上游分水,以擴大自流灌溉面積或降低機械提水揚程。新建山塘、水庫亦宜在具有較大積雨面積的基礎上選擇自然地勢較高的山谷。無河渠經過的低丘、平地茶園可以打井汲水,在灌入茶園前,在高溫季節(jié)直有一個預熱過程(如先汲入蓄水池)。 茶園灌溉用水應是含鈣量少,呈微酸性,故在使用石灰?guī)r地區(qū)的自然流水時應謹慎做好水質檢驗工作。
3)灌溉適期灌溉適時是充分發(fā)揮灌溉效果的第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所謂適時,就是要在茶樹尚未出現(xiàn)因缺水而受害的癥狀之時,即土壤水僅減少至適宜范圍的下限附近,但不低于下限之時,就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