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已經(jīng)上市,六安瓜片、開化野茶則要等到谷雨前后,走在茶村,看到炒茶師傅們正忙得熱火朝天,感到大江南北又是一年春茶好時節(jié)。
綠茶是我國的主要茶類,又稱不發(fā)酵茶,是將采摘來的鮮葉先經(jīng)高溫殺青,使酶的活性鈍化,從而較多地保留了鮮葉的自然物質,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大都經(jīng)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
殺青對綠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干燥的目的是蒸發(fā)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發(fā)揮茶香。
按殺青和干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可分為炒熱殺青類綠茶和蒸汽殺青類綠茶。
1 炒熱殺青類綠茶
炒熱殺青是我國綠茶傳統(tǒng)殺青方法,按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為炒干(炒青茶)、烘干(烘青茶)和曬干(曬青茶)。
(1)炒青茶
品質特征:條索緊結光潤,湯色、葉底偏黃綠明亮,香氣清高或帶栗香,滋味濃厚而富有收斂性。
工藝演化:根據(jù)茶的形狀分為長炒青、圓炒青和扁炒青,另加一個特種炒青。
(2) 烘青茶
品質特征:外形完整稍彎曲、鋒苗顯露、干茶色澤翠綠、香清味醇、湯色碧綠或黃綠,葉底嫩綠。
工藝演化:根據(jù)茶青的質量分為毛烘青和特種烘青。
(滇青毛茶)
(3) 曬青茶
品質特征:利用日光進行干燥的綠茶,茶葉滋味濃重,且?guī)в幸还扇諘裉赜械奈兜馈?br>
2 蒸汽殺青類綠茶
(恩施玉露)
? 定義:蒸汽殺青類綠茶是利用蒸汽來殺青而獲得的成品綠茶。
? 歷史:中國綠茶鼻祖,唐宋時傳至日本,我國則自明代起改為鍋炒殺青。
? 品質:三綠一爽,即色澤翠綠,湯色嫩綠,葉底青綠;茶湯滋味鮮爽甘醇,帶有海藻味的綠豆香或板栗香。蒸青茶工藝掌握不到位,往往引起香氣較悶,滋味帶澀。
全國有二十幾個綠茶產(chǎn)區(qū),每一個產(chǎn)區(qū)又因其歷史傳承、社會環(huán)境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制作工藝,以上只是基本的綠茶工藝知識,那么
如何尋找突破點去了解和掌握綠茶的基本制作工藝?
如何通過干茶外形判斷所屬的綠茶類型?
從而更好地辨識出綠茶品種及依此鑒別出綠茶的品質?
問山空中精品課堂第七期,特別邀請到國家一級評茶師、高級工程師趙玉香老師,通過江南、江北茶區(qū)具有代表性的五大名優(yōu)綠茶品種(西湖龍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開化野茶),講授綠茶從采摘到制作的特色工藝。同時,茶友還將了解到特殊綠茶品種(白化茶、野放茶)有什么樣的制作特色。
更值得說明的是,本次教材茶均為2016年春季新茶,為綠茶家族中極有代表性的名優(yōu)品種。
綠茶不僅滋味鮮美,而且形美悅目,飲用極為廣泛,也是被國人最為熟知的茶類,是會友待客最通用茶品。春夏時節(jié),綠茶新上市,正是一年新茶最好的時候,那么,就通過這五大名優(yōu)綠茶,開啟你的綠茶“求學“之路吧。
特邀
趙玉香老師
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
歷任國家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感官審評室主任、國家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副主任等,是全國茶葉評比、鑒定活動資深專家。
主持了《大葉種綠茶》、《茶葉感官審評術語》及國家職業(yè)標準《評茶員》等多項國家標準制定。
主編《茶葉鑒賞及購買指南》、《評茶員》等書籍。主持舉辦了三百余期“評茶員(師)“、“茶藝師“等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