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型的好看與完整否,取決于蒸壓時的技術好壞與方式,因為茶菁毛料一旦『抓尖撿黃』后茶的含水量已經(jīng)界定于6%~8%左右,此時的茶干很脆很容易折斷,所以在稱重的同時『手抓的力量』要輕且要慢,因為一般大廠都是講求快速,所以都未注意到此環(huán)節(jié)。再來就是輕放入筒且要有順序的同一方向置放,否則大把大把的抓或是用大匙拿取,如此一來相信茶很容易受傷折損的而且上下左右交錯,一旦蒸軟下壓時更是相互壓擠更易斷損,最重要的是蒸氣的大小與蒸軟時間掌控,有些茶會因蒸軟的時間不同而產(chǎn)生發(fā)酵的不勻以及松緊度的差異。解布取茶晾干更是餅型好看與否的重要依據(jù),因為布袋剛壓制好時含水氣重,需在適當降溫后『開袋取茶』讓袋歸袋、茶歸茶的上置放架晾干,若溫度太高時硬將茶取出,會因茶的軟化度還未彼此緊結,此時完整性就會不夠,加上袋中也有殘留葉底,彼此惡性循環(huán)對整批茶而言都是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