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發(fā)酵的巖茶具有綠茶的炒制工藝和紅茶的制作工藝,大約每年的四月十二、三號,在武夷山氣溫最高,茶葉的芽發(fā)得最快的時候采摘,不然過了氣候,溫度降低,就不利于采茶了,因此在茶葉采摘的時節(jié)上來看是十分講究的。
雖然采茶需要分時節(jié),但喝茶其實并不分時節(jié),而是以人體自身的體質來分如何喝茶。比如,夏天喝綠茶比較好,綠茶的茶多酚比較高,多喝綠茶可以去火降溫、抗癌、抗輻射等。但是現(xiàn)在的都市白領們大多脾胃不和,也就是脾濕,而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高的話就容易刺激脾胃,引發(fā)人們胃痛、胃不舒服。很多人認為這是茶葉的問題,其實是自身的身體狀況和茶葉的功效不相吻合的問題。
用茶入菜,茶性陰,中醫(yī)講究陰陽平衡,所以在入菜的時候盡量不要把茶和同樣性陰的食材放在一起,這樣容易引起胃寒體虛等癥狀。不過,巖茶性溫,不少菜都喜歡以巖茶入菜,在福建廈門當?shù)鼐陀袑iT的大紅袍私房菜,用巖茶中的代表大紅袍入菜,健脾養(yǎng)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