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常有茶友們詢問為什么每年新茶出來的時候,爭先恐后買來的好茶,喝著喝著感覺都變了,尤其是三五個月后再喝,茶香莫名消失了,湯水寡淡又有難以下咽的雜味,對著這批茶也只能發(fā)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解答原因是什么。
巖茶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中旬采摘,新葉采摘下來后需要經(jīng)過初制和精制兩個過程。很多做茶人急于讓新茶上市,把精制的時間定為三個月左右。
茶是萬物之靈芽,茶葉有活性,也獨具個性。我們常說“喝茶焙茶”,就是要根據(jù)茶葉的特性及變化規(guī)律,選擇用適當(dāng)?shù)臏囟群姹?,通過觀察茶葉的變化情況再決定下一次烘焙的時間。
精制過程是多次復(fù)焙和退火交替進(jìn)行的,整個精制過程是茶葉元素不斷分解和聚合的過程,烘焙是利用熱能揮發(fā)茶葉中的青雜物,沉淀茶葉中的精華物質(zhì),使茶葉越來越濃郁醇厚,品質(zhì)越來越穩(wěn)定。那么,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把茶葉做到位嗎?
圖為:返青茶干茶實拍
顯然,時間證明了這是錯誤的!
每年新茶上市買到的巖茶,剛買來喝著香氣高揚,茶中帶有淡淡的青草香,滋味鮮爽??墒?,存放了三四個月后再喝,香氣減弱,變成混合著青草味、腐敗味的怪香,沖泡后的茶湯渾濁,湯水寡淡帶有雜味,苦澀感明顯,這個現(xiàn)象稱之為“返青”,這樣的茶除青不到位,偏寒涼,喝多了有反胃的不適之感。
圖為:返青茶茶湯實拍
很多人問:茶葉返青后再焙一次火,原先的異味、怪味就消失,是否表示這樣的茶就做好了?
不是的,茶葉返青的主要原因是除青不到位,高溫烘焙只是暫時以火香壓住了雜香、雜味,但是初制階段茶葉青沒有轉(zhuǎn)化到位,茶葉的水分含量偏高,復(fù)焙后存放一段時間依然會出現(xiàn)返青的情況。買到這樣的返青茶,白白浪費錢是一回事,喝了又危害身體。
圖為:返青茶葉底實拍
做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把茶做到位,從做青到烘焙、陳放,需要精湛的工藝和時間的沉淀才能成就好茶。
真正工藝做到位的巖茶,要經(jīng)過至少365天的醇化期。茶葉才能變得豐富飽滿,口感醇厚,韻味悠長,湯水更加柔、順、滑;品質(zhì)也更加穩(wěn)定,能長期存放。所以我們常說,巖茶不追求“新”,更講究的是“隔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