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nepenthes m/rab///s 別名:豬仔籠。 科屬:豬籠草科、豬籠草屬。 形態(tài):常綠多年生食蟲草本植物。株高150cm。葉互生,革質,橢圓狀矩圓形,長9—12cm,全緣;側脈約6對,自葉片下部向上伸出,近平行,中脈延伸呈卷須狀,長2~12cm,其端部為一食蟲囊,近圓筒形,淡綠色,有褐色或紅色斑紋,長6—12cm,直徑約2.5cm;有一銹紅色的活動蓋,圓形或闊卵形;囊內壁光滑,囊底部能分泌消化液,氣味誘引昆蟲,一旦落入囊中,終被;肖化吸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長30cm,無花瓣,萼片紅褐色。 產地與習性:豬籠草分布于中國華南、菲律賓、馬來半島至澳大利亞北部,生于丘陵灌叢或小溪邊。喜高溫高濕稍蔭蔽環(huán)境。栽培溫度不可低于20℃。栽培介質以泥炭、水苔、木炭屑、腐葉土和沙等配制,要求疏松通氣。 繁殖:常用播種或扦插繁殖。 栽培:栽于木框或漏空的花盆中,栽時根易斷,要細心操作。木框懸于蔭棚下栽培,夏季特別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并通風良好。澆水以微酸性為好。生長期要經常施肥。 用途:豬籠草是一種新奇有趣的觀賞植物。食蟲囊造型奇特,碩大色美。用于盆栽觀賞。